上海翻译ShanghaiJournalofTranslators2010No.4[基金项目]本文是山东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010)“全程互动式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建设”的阶段性成果。[收稿日期]2010-06-08[作者简介]徐彬,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计算机辅助翻译及机器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设计与实施徐彬(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0141)[摘要]计算机辅助翻译(CAT)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的课程设置框架中,CAT位列笔译模块的选修课之中。山东师范大学是国内较早在本科及研究生阶段开展CAT教学实践的院校,该课程包括翻译信息技术、术语工作、CAT系统应用、翻译项目管理等模块。未来的翻译专业CAT教学,还需充分与网络技术结合,并对MT辅助下的TM给予足够的关注。[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设置;翻译硕士[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358(2010)04-0045-05计算机辅助翻译(CAT)关注的是“如何应用计算机软件,最大限度地实现翻译流程的自动化,提高人工翻译的效率,保证人工翻译的质量,并能够管理翻译流程”(徐彬etal.,2007),其核心技术是翻译记忆(TranslationMemory)。CAT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表现,一是软件开发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从单纯的辅助工具,演变成了对整个翻译流程进行管理和支持的大型工具包;二是越来越多的CAT软件开始具有网络化协同工作的功能,从在线分享术语库和记忆库,到实时翻译文稿编辑等,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深入;三是翻译研究者对它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2005年之前,在一般的翻译研讨会上,很多人听到计算机辅助翻译还往往直接将其等同于“机器翻译”,并彻底否定之。Bowker(2002)指出,一旦将翻译与技术相提并论,许多人会直接将其与机器翻译画上等号。而现在,国内的许多翻译专业已然将CAT纳入了课程体系。文军和穆雷调查了8家国内试点单位,发现其中6家开设了CAT课程(2009)。1.CAT与翻译教学1.1CAT是现代职业翻译的必备工具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势必需要在科学技术以及文化上,大量借鉴西方的成果;此外,商业活动、多边贸易,以及政治文化交流的发展等,这些因素都促使我国的翻译市场不断壮大。在这一市场上,非文学文本占到了翻译总量的95%(李长栓,2004)。这一庞大的市场中的翻译服务机构,许多已经开始采用CAT技术。在国外,Kingscott和Haynes都曾指出,CAT软件的使用往往是需求推动,而非研究推动的结果(Bowker,2002)。国内的情况与此相似。根据北京大学计算机辅助翻译专业所进行的CAT软件应用调查的结果,242位被调查者中有161位用过CAT软件,占66.53%;而在对于CAT学习途径这一问题的回答中,自学的占到了65.70%,通过网络视频课程学习的占到了53.31%,通过译友在线讨论学习的占到了42.98%;对比之下,通过学校设置的此类课程学习的仅占到11.57%———可见,翻译服务产业一线工作人员,三分之二的从业人员能够使用CAT,且大部分人依靠自学掌握相关技能,这表明我们的CAT研究与教学远远落在了翻译实践的后面。笔者在“国内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教学现状及问题”中就指出,国内的CAT研究与教学呈现出“两热两冷”的局面:两热乃是CAT研究起步早、竞争热,译员和翻译机构应用热;两冷则是理论和应用研究冷,学院翻译教学冷(徐彬,2009)。1.2翻译方向及翻译专业建设的要求不论是翻译本科专业,还是翻译硕士专业,强调的都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何刚强就指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强调的一点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本身来自翻译工作的第一线,他们接受这个专业学位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在实际岗位上提·54·升业绩,使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变得更为得心应手。”(何刚强,2009)翻译专业应强调实用性,传统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也应如此。李玉陈则早在2004年就指出,即使在硕士阶段,英语专业也还是要培养技术型而不是学术型的人才(2004)。而根据对翻译行业的调查,各种CAT软件早已是翻译工作一线从业人员的核心工具。因此,CAT进入翻译这一实用型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说是顺理成章之事。此外,从翻译研究的角度看,国内研究者中,徐彬在“CAT与翻译研究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