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教师发展SerialNo.642013No.3国际化视野下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发展探究姜海清1(盐城师范学院,江苏盐城224002)摘要: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以社会文化知识为载体,侧重语言本身的教学,实用性欠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弥补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缺憾。在此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也面临着转型的挑战,首先要考虑并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此外,还需要考虑教学方式,可以选择与专业教师合作教学,亦或独立教学。这些对教师转型发展至关重要。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教师转型;教学方式1.引言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我们非常需要既懂专业知识、又能够熟练运用英语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的大学英语侧重语言知识、社会文化、文学等方面的教学,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时代的发展推动着学科建设的多样化与明细化,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简称ESP),在国际交流中日益增多,ESP教学在大学英语中的比重也是与日俱增,建立ESP教师发展模式是与时俱进的需求,也是建立一支专职ESP教师队伍的前提。当今,大学英语教学由EGP朝ESP发展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种选择。因此,部分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着自身转型发展的挑战。2.ESP教学是教师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专门用途英语,顾名思义,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Hutchinson﹠Waters,1987:83),如商务英语、金融英语、新闻英语、医学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营销英语、学术英语、科技英语等,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专门用途英语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国际间的科学、技术、经济和文化交往日益扩大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些关于专门用途英语的著作。其中Halliday(1964:51)在与他人合著的TheLinguisticSciencesandLanguageTeaching一书中提出了ESP的概念:“Englishforcivilservants;forpolicemen;forofficialsofthelaw;fordispensersandnurses;forspecialistsinagriculture;forengineersandfitters.”到了20世纪80年代,研究ESP的人就越来越多,出现了一大批相关的论文和专著。Strevens(1988)提出了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四个区别特征:(1)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2)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3)词汇句法和语篇放在与特定专业、职业相关的活动的语言运用上;(4)与普通英语形成对照。这几年,尤其是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对外交流几乎已经扩大到了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外国人直接到中国进行各种投资、旅游,我国科技界、企业界和文化界亦已走出国门,各行各业对复合型人才,即既精通专业又有较强外语能力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社会对外语能力的需要已呈多元化、专业化趋势,搞贸易的要能直接用英语参加商贸谈判,搞新闻的能够直接用英语采写编译,当律师的能用英语出席法庭庭审活动,当工程师的能用英语和外国技术人员交流,一般的外语1姜海清,男,教授,研究方向:翻译学、语用学和跨文化交际研究87··CollegeEnglishTeaching&Research技能已很难适应市场需要。外语的工具性和应用性特征日益明显。学生学习外语也表现出极强的目的性和实用性,或进入国际大公司,或进入涉外法律事务所,或考研,或出国深造等。可以说,ESP教学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3.ESP与EGP的相互关系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续或扩展,是在基础英语教学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语言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也就是说,只有把基础英语教学扩展到ESP教学,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Wilkins(1976:19)指出,经过ESP培养的学生,在他们将要从事的专业领域里,能够比那些只接受普通英语教育的学生更准确、更有效地胜任交际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包括ESP教学,是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是对现行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置的一个重大的变革,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专门用途英语绝不是要替代或削弱基础英语教学。它们并不矛盾,基础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