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压力及控制参考资料1.C2.A3.B4.B5.A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0分,共80小题,每小题0分)1.进行巷道锚杆支护设计的实用而经济的方法是在围岩()分类基础上进行巷道锚杆支护设计。A.面积B.岩性C.稳定性D.质量2.煤矿中多遇到()岩石,即造岩矿物的固体颗粒间为刚性连接,破碎后仍可保持一定形状的岩石。A.固结性B.粘结性C.散粒状D.流动性3.当结构面的延展长度在()范围内时,称为中等结构面。A.10-20mB.ITOmC.5—10mD.20-30m4.下列不可以直接作为衡量矿山压力显现程度指标的是()。A.顶板下沉速度B.顶板悬顶面积C.顶板破碎情况D.支架变形与折损5.在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的峰值到煤壁为极限平衡区,向煤体内侧为()。A.弹性区B.塑性区C.弹塑性区6.B7.C8.A9.D10.D6.岩石破碎后的碎胀系数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包括()。A.破碎后块度的大小B.破碎后块度的质量C.破碎后块度的排列状态D.破碎后块度的形状7.一般条件下,支护设计中的支柱初撑力不应低于其额定初撑力的()%。A.50-60B.60-70C.70-80D.80-908.在新的老顶分级指标中,将老顶()作为其分级指标。A.初次来压当量B.周期来压当量C.最大来压当量D.平均来压当量9.影响岩体强度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结构面产状B.试件尺寸C.孔隙水压D.大气压10.()常用来作为衡量顶板管理好坏的质量标准。A.顶板下沉量B.顶板下沉速度C.顶板垮落面积D.顶板破碎情况11.C12.A13.B14.B15.C11.我国煤矿在目前采深条件下,大巷间的距离以()m为宜。A.10-20B.20-30C.20-40D.30-5012.随着煤层倾角的增加,顶板下沉量将()。A.减小B.增大C.变化不大13.一般巷道两侧的应力集中系数为()。A.1-2B.2-3C.3-4D.4-514.支架的性能,一般是指支架的支撑力与支架的()的关系特征。A.支护强度B.可缩量C.刚度D.变形15.在煤层与直接顶之间有时存在厚度小于()m、极易垮落的软弱岩层,称为伪顶。A.0.1-0.3B.0.2-0.4C.0.3-0.5D.0.4-0.616.B17.A18.B19.B20.A16.根据剪切实验时()的不同,可分为抗切强度、抗剪强度和摩擦强度三种。A.试件尺寸B.加载方式C.加载速率D.加载应力大小17.岩体受外力作用而产生()变形时,在岩体内部所储存的能量,称为弹性应变能A.弹性B.塑性C.弹塑性D.蠕变18.当厚煤层采用分层开采时,下分层的矿压显现与上分层相比,支架载荷()。A.增大B.减小C.变化不大19.对于遇水易膨胀的软岩,其干密度和湿密度的值()。A.相差不大B.有很大不同C.偶尔会有明显差异20.内注式液压支柱的初撑力靠手工操作,外注式则取决于()。A.泵压B.泵的流量C.泵的流速D.泵内流体介质21.A22.C23.A24.A25.A21.对于两端固支梁,其最大弯矩发生梁的()。A.两端B.中间C.三分之一处D.任一位置都有可能22.在厚煤层开采工作面,支架的承载状况取决于()的稳定性和采空区冒落矸石的充填程度。A.伪顶B.直接顶C.老顶D.关键层23.目前对冲击矿压机理的认识可主要概括为()理论、能量理论和冲击倾向理论。A.强度B.组合岩体C.动量D.应力集中24.动压系数是支架在来压时的载荷与()载荷之比。A.平时B.最大C.平均D.最小25.直接顶初次垮落的标志是:直接顶垮落高度超过l-1.5m,范围超过全工作面长度的()。A.二分之一B.三分之一C.四分之一D.五分之一26.B27.A28.C29.B30.C26.单位体积内岩石的质量所受到的重力,称为岩石的()。A.重力B.体积力C.弹性力D.塑性力27.外注式液压支柱使用的工作介质是含有()%乳化油的乳化液。A.1-2B.2-3C.3-4D.4-528.弱冲击危险的冲击矿压危险状态等级评定综合指数为()。A.0.1-0.3B.0.2-0.4C.0.3-0.5D.0.4-0.629.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当超过其屈服极限应力时仍能发生变形,撤去外力后不能完全恢复其原始状态的性质,称为岩石的()变形。A.弹性B.塑性C.粘弹性D.流变30.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位置距煤壁一般为()m。A.2-5B.3-6C.4-8D.5-931.B32.C33.A34.C35.C31.采空区冒落越严实,老顶破断对工作面来压的影响()。A.越大B.越小C.不明显32.下列不可用于表征岩石变形的指标有()。A.泊松比B.弹性模量C.单轴抗压强度D.体积变形模量33.回采工作面沿倾斜方向的长度()老顶沿走向悬露的跨距。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确定34.确定顶板压力的方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