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2-2024)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是加快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完善高质量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提升广大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举措。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和《〃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持续巩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基础性地位,全面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水平,结合国家〃十四五〃时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工作要求和我省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持续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努力让老年人享有〃身边、家边、周边〃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为实现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重要支撑。(二)主要目标。到2024年,全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拓展,服务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全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制度、市场、标准、监管四大体系基本形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全省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二、支持家庭承担养老服务功能(三)推进居家上门服务更加精准有效。推广〃原居享老〃月艮务模式,为有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日常探访、生活照料、助餐助洁、辅助岀行、紧急救援等居家上门服务。制定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相关标准,指导提升居家上门服务质量。引导养老机构将专业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满足居家老年人多元化服务需求。整合家庭医生服务、居家长期护理^务、残疾人上门服务等政策,分层分类为居家老年人提供适宜的养老助老服务。到2024年,全省接受居家上门服务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比例不低于18%。(四)大力发展家庭养老照护床位。依托具备失能照护能力的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建设、运营家庭养老照护床位,为有需求的居家高龄、失能(失智)、残疾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护、康复护理、陪诊转介等服务。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应符合《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和服务规范》。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完善家庭养老照护床位相关建设、申请和运营补贴政策。通过上门巡查、远程监控等方式,加强家庭养老照护床位的运行监管。(五)深入推进家庭适老化改造。逐步将政府购买家庭适老化改造服务范围扩大至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以及已纳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居家老年人中的高龄、空巢独居、失能、半失能、重度残疾老年人家庭,到2024年底前,完成政府支持的家庭适老化改造不少于10万户。各地聚焦家庭无障碍环境提升、设施设备更换、智能技术应用、老年用品配置等,进一步明确家庭适老化改造基础性标准。完善家庭适老化改造评估机制,坚持一户一案、一人一策的改造原则。鼓励引入市场化机制,支持各地积极培育家庭适老化改造企业,为有需求的社会老年人家庭提供高品质、个性化的适老化改造服务。鼓励房地产企业在设计、建设、装修房屋过程中融入适老化元素,为有需求的购房者提供适老化〃精装包”。三、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六)强化新建居住区养老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所有新建居住区应将养老服务用房作为必备社区设施纳入共建配套方案,确保按每百户20-30平方米标准落实配建要求。相关部门应做好前期规划、公示、质疑答复等工作,避免后期〃邻避效应〃。探索建立〃五同步"工作机制,在做好新建居住区养老服务配套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的基础上,符合条件的开展同步产权登记,及时办理不动产权证,并移交给属地县(市、区)人民政府,由民政部门履行监管职责,确保养老服务用途。对存在配套养老服务设施缓建、缩建、停建、不建和建而不交等问题的,在整改到位之前建设单位不得组织竣工验收。(七)提升已建成居住区养老服务配套设施达标率。已建成居住区养老服务用房可通过政府改建、购置租赁、设施置换、社会力量建设等方式,按每百户15-20平方米的标准调剂解决到位。多个占地面积较小的居住区可按标准统筹设置养老服务配套设施。在全省范围开展城乡居住区和自然村养老服务配套设施摸底核查,全面摸清存量现状,对于核查中发现养老服务设施配套不到位的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