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执教生涯中最难忘的一件事让不翼而飞的手表巧妙回归原主紫阳县双桥镇中心学校杨富兴记得20年前,我在教初一思想品德课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一个冬日刚下晚自习的时候,我让学习委员收齐作业交到办公室,学生完成了作业整理好了书包,都正准备离开教室时,一个男生名叫魏小元突然跑来说:“老师,我放在书桌抽屉里的电子手表不见了,这是我爸刚给我买的,怕我上学迟到用的。”我忙问:“是什么样儿的?什么时候不见的?”他说:“我电子表可漂亮了,还是带夜光的,能报时,有闹铃,黑色的,上第一节晚自习时,我看了表后,放在书桌抽屉里的,下课后我出去玩了一下,第二节自习做完作业,刚才收拾书桌书包时发现表不见了。”“你好好回忆一下会不会带回家了啊?”“没有,我确实是上第一节自习时就把它放在了抽屉里,我想第二节自习下了的时候再戴。”我知道这表价格不便宜,在当时一般家庭买不起,在班上也很少有学生带这种表。“那赶快找找,说不定放在角落里没发现呢?”于是,我站在讲台前,提高嗓子对全班学生说:“请大家安静,你们谁看到魏小元同学的电子表吗?”同学们都叽叽喳喳地说没看见。“魏小元第一节自习时将表放在课桌里的,下课后出去玩了一下,可是现在不知在哪儿去了,你们能帮忙找找吗?”全班学生一起从自己的书包及课桌抽屉找起,最后找遍了教室的每个角落——但令人失望的是……没找到。看来不得不承认:是有人喜欢上了这只表,把它悄悄“顺手捎带”了。怎么办?望着一张张若无其事、镇定自若的脸蛋,我实在找不出怀疑的对象。我就在学生课桌过道间来回转圈。经思考再三,突然灵犀一闪,为了不让学生背上小偷小摸名声的心理压力,我突然决定向同学们布置一道思想品德实践题试试:“请大家听好,我给布置一道道德品质实践题:魏小元手表不翼而飞这件事,不是谁偷走了它,我们班上没有小偷小摸的贼,而是有同学故意玩的捉迷藏游戏,你们在座的每个人都是玩这个游戏的人,而且这只手表现在就在你们班上的同学身上,为了这个玩得游戏有趣,玩得保密,我们暂时不去破解它,这个游戏时间是明天早上结束,明天早上在上早自习前请你将手表务必完璧归赵放到原来的位置,给魏小元同学一个惊喜,借此来考验在座的每一个人是否诚实的学生。我相信在座的你们每个同学都是诚实守信的学生。大家说好不好?”同学们齐声回答:“好!”宣布完毕后,就下自习了,于是,学生们都纷纷放学回家休息了。虽然这么宣布了,可心里还是没底,我的心中充满忧虑:先试试这种方法,看看能否奏效,等明天再说吧。为这事弄得我一晚上心神不宁,睡不着觉。第二天早上在快上自习的时候,我刚走到教室门外,魏小元突然跑出来报告说:“杨老师,我的手表找到了,在课桌抽屉里,今天早上,我来到教室坐在座位上,就发现了我心爱的手表又回来了。”“好哇!”于是,我高兴地走到教室讲台前向全班学生宣布:“实践活动成功结束,游戏活动结束,魏小元的同学心爱的手表已物归原主。大家顺利完成了实践课题,通过了检验,同学们都是诚实守信的好学生。”教室里想起了热烈的掌声,手表风波到此结束。案例反思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每朵花的成长都有一个过程。我们之所以会犯错,就是因为过重的功利心让我们等不到花儿开放的那一刻,等不及孩子经历完成长的过程;就是因为浮躁的态度让我们少了一种宽容的胸怀,少了一双智慧的眼睛。而今,我回过头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回味这一切的时候,却发现那微笑的瞬间,我品尝到了教育的喜悦。这一次成功的教育案例给了我很多思考。我明白教育的等待并非守株待兔,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无声呼唤,是一种智慧的等待。“孩子犯错,就是上帝也会原谅”,更何况是孩子眼中神圣的教师?我们怎么有理由不去耐心等待呢?等待是一种爱——一种需要爱心与信心的爱。很多时候,孩子的豁然开朗、顿悟清醒,也许就在我们耐心等待的一刹那之后。这份等待,是我对犯学生错的宽容,更是对他们自尊的呵护。正是这份等待让犯错误学生在愧疚之后能够平静而从容地抬起头……也正是在等待中,我享受到了别样的幸福。其实,一个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是一个过程,我们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