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林副教授博士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zelinli@163.com报告主要内容1.如何选题?活动一:找问题,定题目活动指令1.将教师分为6人小组。2.根据参与的基本原则,每组选出组长,并为每组起一个名称,并选出记录员与发言人。3.活动内容为:请各位老师结合自己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与经验,结合自己的见闻,列举10个值得研究的教育或教学问题,并表述为研究的题目。4.活动时间为50分钟。2.如何填写课题评审书3.怎样做课题研究?一、教育行动研究的涵义、特点一、教育行动研究的涵义、特点(一)教育行动研究的涵义教育行动研究的概念来自于行动研究(actionresearch),特指在教育情景中,由教育专业工作者(通常指教师)进行,用以改善教育专业实践,并获致教育理想的行动研究。为行动而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不是构建系统的学术理论,而是解决教育实践工作者在所处的情境中遇到的问题。研究目的具有实用性。问题的解决具有即时性。在行动中研究(环境)行动研究的环境就是实际工作者所处的工作情境行动研究的研究过程,即是实际工作者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种行动的表现,也是实际工作者学会反省,提高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对行动的研究(对象)与基础研究、理论研究不同,教育行动研究强调研究者在行动的过程中对“行动”本身进行的研究。教育行动研究是实践取向的研究,而非书斋文献式的研究。(一)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1.实践性(1)研究课题来源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即教育行动研究起源于教师在其日常生活中对教学情景的知觉、对教育问题的关切以及对实际现况改变的需求。(2)教师即研究者(teacherasaresearcher)教师是研究的执行者,同时教师本身及其教学工作也是研究的焦点。英国的L.Stenhouse解释教师即研究者的意思不是让教师在教学之外从事传统的教育研究,而是让教师透过教学中的行动研究,来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即扩展自己的角色和视野,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随时做批判式反省思考,同时又将反省思考的结果作为教学实践的依据。这样一方面教师得到学习与成长,一方面教学也获得革新与进步。(3)消除了教育研究与教学实际的分离行动研究是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而不是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的额外的工作。(4)谋求教育的实际变革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是教育实际的改进和教师实践智慧的发展。•实践智慧——教师的教育知识大多属于“内隐的知识”(tacitknowledge),通过行动研究,可使这种内隐的知识显性化,使自我批判与反省成为可能,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师本人的专业水准,而且可以使这种实践智慧在教师中分享。2.协同性(1)教师之间的协同形成研究的共同体,建立学习型组织。(2)专业研究人员与教师之间的协同研究经验的分享。(3)研究历程接受同行的批判与检验研究过程中的反馈评估。3.反思性(1)“持续不断的质疑”反思是发展实践智慧的主要途径。反思可以解释为一种“自我探究”、“自我挑战”的主动历程——对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现象进行持续不断的质疑。所以,有研究者认为:“教育行动研究始于反省思考,亦终于反省思考。”(2)随时随地的自我反省现在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值得怀疑的?我可以做些什么?(做做看!)这件事这样做对身为教师的我有什么意义?这件事这样做对我的学生有什么意义?什么时间可以让我去获得有关这件事的信息?什么地方可以让我去获得有关这件事的信息?这件事情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和限制?(3)技术与价值层面的反省思考撰写研究的反思笔记、教育案例、教育随笔、教育论文等,期望教师通过参与行动研究,通过对特定研究问题的反思,逐渐形成以研究的态度、研究的方式对待自己的日常工作。另外,还要对教育行动研究的价值层面进行反省思考,比如反省思考教育行动研究的伦理道德意义和价值。level3:ethicaljustificationlevel3:ethicaljustificationlevel2:practical&theorecticalreasonslevel2:practical&theorecticalreasonslevel1:actionlevel1:action提升教师自身的实践性知识提高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