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ScientificJournalofHearingandSpeechRehabilitation随班就读聋生个别化教学案例探讨Acasestudyonindividualtrainingforanhearing-impairedstudentatanormalschoo●芦雅洁LUYajie【中图分类号】G7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933(2006)03·0047·03聋儿经过早期康复训I练之后.和正常儿童一样进入到普通学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按照规定要求完成各学科的学习任务,我们把它称作随班就读,这是聋儿回归主流社会的标志之一。但是这种形式上的回归能说明聋生就不存在各种学习困难和问题了吗?显然不是。聋生在这个阶段存在的学习问题会比在康复阶段的问题更多、更突出。笔者曾对李XX实施为期40天的暑期个别化指导。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解决聋生随班就读学习和交往困难的问题,关键在于能否抓住该聋生是否具备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恰恰反映了早期康复教育给予过程中的一种潜在的思考结构和表述形式对该聋生所产生的影响.而不是单纯地只看他的学业成绩的好坏。言语表述能力也同样体现了该聋生正视自我,挑战困难的关键环节。能否抓住、抓好这个环节.不但反映了一位教师的康复教育水平.也会对聋生在随班就读过程中产生积极影响。那么,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呢?笔者愿意将自己实践的经历与大家分享。l该聋生现状的分析1.1该聋生的基本情况李XX.男,1996年4月2日出生,四川1人,植入电子耳蜗.现就读于当地一所外语实验小学三年级。学习成绩良好,见表1。表1学习成绩1.2家长主诉幼儿1岁时发现耳聋,2岁时配戴特大功率的助听作者单位: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北京100029作者简介.芦雅洁实验师.研究方向.聋儿康复教育个案研究器.随后进入省康复中心实施康复训I练。5岁时给孩子植入电子耳蜗,由于术后面部抽搐.手术失败。到了6岁又一次实施手术.这一次手术成功。2004年孩子读完一年级.但学习成绩不理想.老师和同学都听不懂他说的是什么,语句不连贯.交往产生困难,孩子没有学习兴趣,心理压力很大.无法继续就读。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来北京请老师给予个别化指导。1.3行为观察①该聋生的基本交流方式:以看听结合为主.没有养成注意聆听的良好习惯。对家长的言语声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并由家长转述他人的交流内容.回应较多的言语声是”啊”。对较慢一点的语速反应好于正常语速。②谈话时所表现的态度:目光不能对视谈话人、无奈并且心情烦躁.总希望妈妈替代他完成其对话任务.表现出自信心严重不足等现象。③谈话时言语表达的基本句构:以词汇句为主.无修饰性词汇,语句无规则且病句较多等。④喜欢做的事情:喜欢自己玩各种创意性玩具,建构时能完整地表现其意图。⑤聆听与专注力:对所给予的言语声不能完整地描述出来.呼唤他的名字时不能快速给予应答,小动作很多.有意注意的时间短暂。⑥家长的管理态度:指责和命令较多,急躁和吓唬并用,很少采取启发和诱导的方式去管教该聋生。这些现象是通过以下情景加以确定并记录的:试图在自然的环节中与他交朋友请他回答笔者所提出的问题:让他选择玩具玩让他注意听笔者说了什么并讲出来:和妈妈共同确定问题存在的真实性等。其间.了解妈妈对孩子的认识程度并观察妈妈对孩子完成任务所采取的态度等。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总第16期47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个案研究ChineseScientificJournalofHearingandSpeechRehabilitation2制定目标通过以上的观察与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该聋生在学习上的表现与学习潜能严重不符的现状,而且口语表达能力的缺陷显著地影响着该聋生的学习成绩和个人生活。在难以进行的社会性谈话过程中,渐渐地与同伴产生了距离,继而导致个性偏离、性情孤僻,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压力。针对这些影响其学业和生活的因素,笔者与家长共同制定了以下措施,来调整和逐步改善该聋生的现状。21请家长重新调试一次电子耳蜗,以确保训练的有效进行。2.2尽可能地开展以聆听为主的训练,提高该聋生的听觉潜能,为学习打开听觉通道。23开展听觉描述训练,使其”听”、”说”能力得以提高。2.4以“我、我生活的一天、我周围发生的事情”为训练主线,提供给聋生产生言语表达的场景,开发其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