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山区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已发表)VIP免费

山区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已发表)_第1页
1/6
山区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已发表)_第2页
2/6
山区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已发表)_第3页
3/6
论文标题: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留守孩子”道德品质、学业成绩和身心健康熊斌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贫困的农村山区,农民外出打工人员越来越多,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民致富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于是农村中“留守孩子”这一特殊的群体也应运而生。这些留守孩子在我县甚至全国农村学校都随处可见,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的学习、生活,特别是思想道德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其状况令人担忧。因此,对山区留守孩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也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推进全民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主题词:留守孩子;道德品质;学业成绩;身心健康;教育措施。我县地处大洪山南麓,江汉平原北端,全县有65多万人口。全县约有35%的人口外出打工。于是大量的“留守孩子”这一特殊群体应运而生。由此而产生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就成为一个特殊的问题。根据我十七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简要谈谈对山区留守孩子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及防治山区留守孩子心理不健康的几点措施。一、留守孩子的家庭类型及比例。留守孩子的家庭类型的最大特点是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就我班调查情况:全班共有38人,父母均在家的有11人,父或母在家的有8人,其余19人父母均不在家。留守家庭构建有四种情况,一是隔代监护型,即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的有15人,由于祖孙年龄相差一般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多数受教育程度不高甚至是文盲,因而无论是在体力还是在智力上都难以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教育的重任。二是亲朋监护的有4人,即把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如叔婶、姑舅或朋友监管的。他们通常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学习成绩和物质上的满足,以便好向孩子的父母交代。而较少关注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心理、精神上的需要。通常亲戚朋友也都有自己的孩子,由于对待不尽公平,留守儿童常常因感到自己是“外人”而产生自卑心理。三是单亲监护的有8人,即由父亲或母亲一人在家抚养的类型。由于缺乏父爱或母爱的关爱,造成父爱或母爱教育缺失。比如,父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胆怯、缺乏自信,母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不细心、缺乏友爱等;四是自我监护型,即由于没有以上三种条件,或其他各种原因,监护的责任就给予了孩子自己,甚至还要照顾弟妹,根本就谈不上家庭的关爱和教育。二、山区留守孩子主要心理问题的表现从1996年开始的研究和有关调查,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主要包括学习、自我、人际关系和生活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其比例分别为30%、20%、30%和20%左右①。在另一项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压力事件的研究中,则发现有30%属于学习心理压力,40%属于人际关系方面,其他方面的占30%②。根据对我班38名同学的调查发现,近60%的留守孩子存在心理问题,他们的压力大都来自学习方面。有28%的留守孩子不愿意与监护人进行心灵沟通,还有12%的留守孩子直言痛恨自己的父母。可见,学习、自我、人际关系和生活社会方面的心理行为问题,是山区留守孩子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形式。他们的心理不健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卑心理比较普遍“留守孩子”经常看到其他同学朝夕与父母相伴,有人关心和疼爱,而自己却没有,相比之下必然会感到失落和自卑。大部分“留守孩子”反映,生活上的艰难和不便容易对付,真正的困难来自心理上的压抑,感到心理有苦没处诉说,尤其遇到了挫折和委屈的时候。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容易产生自卑,有的甚至自暴自弃。2、逆反心理严重。“留守孩子”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严重。他们爱与人对着干,即使老师和家长的话也不肯听,常喜欢闹对立。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逆反心理。3、存在孤僻心理。“留守孩子”往往性格内向,比较孤僻,平常不太爱说话,情感脆弱,尤其是女生表现突出。她们封闭自己,以伤感的心态来看待外部世界和他人,不愿与人交往。同时,自卑和逆反等心理也影响了“留守孩子”的人际交往,动不动就和同学吵架,对同学冷嘲热讽,脾气暴躁,甚至有意去挑起矛盾,这种状况在男生中较多见。4、学习不思上进,乱花钱现象严重由于生活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山区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已发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