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不同题型和答项语的技术与技巧Ⅰ.评类(评价、评析、评述,含影响、作用、意义)(一)评价:一般一分为二,积极与消极或分项评价(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例1(07年广东卷)材料2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2)按照材料2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5分)①政治: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②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④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3)综合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6分)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为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①政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进入了人民民主的新时代,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②经济:建立了新的经济制度,为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③思想文化:确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第(2)问,用现代化史观评价辛亥革命。材料中已包含现代化史观要求的三方面内容(即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现代化实现的结果(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回答方法为,列举出政、经、文三个方面的变化;结局是没有实现现代化。第(3)问,应用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革命史观突出革命任务的完成与否。现代化史观着重分析为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奠定的基础、创造的条件。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引起整个社会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发生深刻的相应变化。因此,现代化的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但并不仅限于工业化,它包括了整个社会的变革,如政治民主化、法制化;文化的理性化、科学化、大众化;社会的平等化、自由化、世俗化等。(二)评述=简述+评从——由史实到史论例(12年川卷37)材料四伴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美国新发明的农机具大量出现并广泛应用,到1899年,近7万项农机具发明和农业技术得到美国专利局认证,仅播种机就达到9156项。1862年颁布《莫里尔土地法》,政府拨地资财建立农学院。同年,美国建立农业部并坚持科研导向。1887年通过《海契法案》,展开建立高效农业产业的相关研究。各地纷纷举办农业展览会、组织农业协会、发行各种农业杂志,推广农业科技。1914年,国会批准《史密斯—利弗法》,从法律上确认此前的各种农技推广工作,并将它们纳入联邦、州、县三级管理结构中。(据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4)根据材料四,评述美国政府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10分)(4)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鼓励农业机械的发明创造,(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实现;(评)(3分)建立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体系(述)促进农业科技化进程(评)(4分);建立和完善法律体系(述),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法律保障(评)。(3分)(可理解为:措施+作用)(三)评析=评价+分析——由史论到史实(11年川卷37)材料四“才能优先原则”一直是美国移民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原则。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的文化清洗运动导致犹太难民出现时,罗斯福政府积极实行知识移民政策,给予知识难民优先入境的权利。美国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一些私人基金会创建外国流亡学者紧急救助委员会,努力援救流亡科学家。到1945年,德奥两国驱逐的约12000名文化精英至少有63.3%被美国接纳,约1400名流亡科学家至少有77%被美国接纳,其中包括爱因斯坦等18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在学习欧洲百年之后,美国出乎预料地成了世界科学中心。欧洲的原子物理学派、奥地利精神学派、法兰克福学派等纷纷在美国落户生根。美国利用这一巨大的智力资源以及由他们培养出来的新的科学力量,为美国科技发展服务。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