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卷第期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月一、论争与辨析:浙派初祖从文学批评史的意义上讲,作为概念的文学流派,其内涵的界定从来都是一个令批评家犯难的事情。宋代的江西诗派如此,清代的浙派亦不例外。此派萌芽于清初,崛起于顺、康年间,兴盛于乾、嘉时期,影响近乎整个有清一代,而对其初祖的论争犹如一桩千年悬案,历来没有停止过。狭义的浙派,推厉鹗为首,旁出钱载为起领的秀水一支。袁枚《随园诗话》曰:“吾乡诗有‘浙派’,好用替代字,盖始于宋人,而成于厉樊榭。”《仿元遗山论诗》再论曰:“小雅才兼大雅才,僧虔用典出新裁。幽怀妙笔风人旨,浙派如何学得来。”《诗话补遗》又曰:“吾乡诗多浙派,专趋宋人生僻一路。”然袁氏是从界唐分宋的角度着眼,以宗宋为审美法则来厘定诗脉的。其实作为一个创作实绩斐然,诗学内蕴丰厚的诗歌流派,宗宋确乎是浙派的特点,但不是唯一特质。洪亮吉沿袭此说,《道中无事,偶作论诗截句二十首》曰:“近来浙派入人深,樊榭家家欲铸金。”广义的浙派是对以浙江地域为限,诗学主张、创作风格相同或相近的浙籍诗人的统称。关于其祖,持论有三:一曰“西冷十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怀清堂集”条曰:“浙江诗派自西冷十子之后,竟以藻绘相高,而气骨渐弱,右曾以清鲜朗润一洗其习。”又曰:“论者称浙中诗派,前推朱垞,后推西厓,两家之间,莫有能越之者。”这可能是迄今所见到的最早的提出“浙江诗派”或“浙中诗派”的说法,并将西冷诸子推衍为其端绪。朱庭珍大张其说,《筱园诗话》曰:“‘西冷十子’中,则毛稚黄、陆丽京二人尤为矫矫,然格局殊不高大,多染宋习。”又曰:“‘浙派’自‘西冷十子’倡始,先开其端,至厉太鸿(鹗)而自成一派,后来多宗之。”二曰朱彝尊。邵长蘅《青门賸稿》卷三《病起拨闷》曰:“陈髯丽藻世无双,宋派同时竟长雄。谁许少陵庑下坐,一盃合酹顾黄公。”诗中有注,陈髯即陈维崧,顾黄公名景星,而所谓的“宋派”则“谓朱垞、孟举”。邵氏法眼别具地点读出“浙派”的宋化倾向,并直接以“宋派”称之。全祖望《翰林院编修初白查先生墓表》曰:“浙之诗人首自朱先生朱垞,其嗣音者,先生暨汤先生西涯实鼎足。至今浙中诗派,不出此三家。”吴颖芳《无不宜斋未定稿序》亦曰:“吾浙国初衍云间派,尚傍王、李门户,秀水朱太史竹垞出,尚根柢考据,擅论黄宗羲诗学思想与清初浙派之建构温德朝(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摘要黄宗羲诗学思想在明清易代的文化生态语境中具有独特的转捩和建构价值。他从哲学的高度融通“情”、“理”,转注传统诗论“性情说”以新的元素;兼采“唐”、“宋”,再次确证宋诗美学范式;崇尚清刚之音,希冀用阳刚之气和风雷之美来摹绘天崩地解的乱世风云。作为初祖,黄宗羲以其理论和实践奠定了浙派的创作基调,本文试从审美文化的层面予以诗史意义的考察。关键词黄宗羲;浙派初祖;诗学精髓;文化观照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作者简介温德朝(-),男,河南南阳人,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助理研究员。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词藻而骋辔衔,士夫咸宗之。”此后的论述多是前人的翻版,如尹嘉年《论国朝人诗仿遗山体》曰:“思笔纵横格律新,西厓才大有谁论?浙中诗派从谁溯?长水而还第一人。”彭光灃《论国朝人诗》曰:“才大何难见性灵,怀清堂继曝书亭。试将浙派从头数,谁愈斯人作典型。”虽是称赞汤右曾的创作,但都把初祖寻绎到朱彝尊。三曰黄宗羲。这是近代以来研究渐趋健实,不断寻根上溯后得出的结论。钱钟书在宋诗研究领域饮有盛誉,《谈艺录》论黄宗羲诗学在明清易代之际独特的转捩价值曰:“梨洲自作诗,枯瘠芜秽,在晚村之下,不足挂齿,而手法纯出宋诗。当时三遗老篇什,亭林诗乃唐体之佳者,船山诗乃唐体之下劣者,梨洲诗则宋体之下劣者。然顾王不过沿袭明人风格,独梨洲欲另辟途径,殊为豪杰之士也。”钱翁认为就诗论诗而言,梨洲建树不若亭林和船山,但转注对一个学科的历史贡献,其价值恰恰在于不可磨灭的凿石创辟之功。朱则杰《清诗史》认为,作为浙派初祖,“黄宗羲本身的创作成就并不高,但是地位却相当重要,这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