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贫血一、概念一、概念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浓度(HbHb)、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RBRBCC)及红细胞比容()及红细胞比容(HctHct)这三项指标来衡)这三项指标来衡量病人是否贫血。量病人是否贫血。贫血的诊断标准贫血的诊断标准(一)成人贫血的诊断标准(一)成人贫血的诊断标准成人贫血的诊断标准成人贫血的诊断标准(二)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出生(二)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出生1010天内新生儿天内新生儿HbHb≤145g/L≤145g/L;;11个月以上个月以上Hb≤90g/LHb≤90g/L;;44个月以上个月以上HHb≤100g/Lb≤100g/L;;66个月~个月~66岁者,岁者,Hb≤110g/LHb≤110g/L;;66~~1414岁者岁者Hb≤120g/LHb≤120g/L。。注意:在妊娠、低蛋白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脾种注意:在妊娠、低蛋白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脾种大及巨球蛋白血症时,血浆容量增加,此时即便红大及巨球蛋白血症时,血浆容量增加,此时即便红细胞容量是正常的,但因血液被稀释,血红蛋白浓细胞容量是正常的,但因血液被稀释,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容易被误诊贫血,而骨髓象红系增生改变度降低,容易被误诊贫血,而骨髓象红系增生改变不大。在脱水或失血等循环血容量减少时,由于血不大。在脱水或失血等循环血容量减少时,由于血液浓缩,血红蛋白浓度增高,即使红细胞容量减少,液浓缩,血红蛋白浓度增高,即使红细胞容量减少,而而HbHb、、RBCRBC及及HctHct往往正常或增高,骨髓象红系往往正常或增高,骨髓象红系有时表现为代偿性增生,比例增高。有时表现为代偿性增生,比例增高。二、贫血程度划分二、贫血程度划分根据根据HbHb浓度,成人贫血程度划为浓度,成人贫血程度划为44级。轻级。轻度:度:HbHb参考值下限至参考值下限至91g/l91g/l,症状轻微;,症状轻微;中度:中度:Hb90Hb90~~60g/L60g/L,体力劳动时心慌气,体力劳动时心慌气短;重度:短;重度:Hb60Hb60~~31g/l31g/l,休息时感心慌,休息时感心慌气短;极重度:气短;极重度:Hb≤30g/LHb≤30g/L,常合并贫血,常合并贫血性心脏病。小儿贫血程度的划分为性心脏病。小儿贫血程度的划分为66个月个月以上小儿同成人标准,新生儿和以上小儿同成人标准,新生儿和66个月以个月以内小儿不照此标准。内小儿不照此标准。三、分类三、分类(一)根据红细胞(一)根据红细胞MCVMCV、、MCHMCH、、MCHCMCHC对贫血的形态对贫血的形态学分类学分类根据根据MCVMCV、、MCHMCH、、MCHMCH对贫血的形态学分类对贫血的形态学分类(二)镜下红细胞形态异常提示的贫血类型异常形态红细胞对贫血疾病类型的提示(三)根据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及形态学特征对贫血的分类根据骨髓象细胞形态学特征对贫血的分类类型疾病举例增生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增生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红系成熟障碍(无效生成)慢性疾病性贫血,MDS-RA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一、概念一、概念再生障碍贫血(再生障碍贫血(AAAA),简称再障,是),简称再障,是一组因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所致造一组因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所致造血功能衰竭的综合征。血功能衰竭的综合征。二、分类二、分类(一)按其发病原因:分为先天性再障和获得性再(一)按其发病原因:分为先天性再障和获得性再障两种,同常所说的再障是指后者。获得性再生障两种,同常所说的再障是指后者。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原因未明的原发性再障和继发障碍性贫血,分为原因未明的原发性再障和继发性再障两类,各占一半。性再障两类,各占一半。(二)根据病程及表现分为:急性再障((二)根据病程及表现分为:急性再障(AAAAAA)、)、慢性再障(慢性再障(CAACAA)及潜延性再障()及潜延性再障(OAAOAA)。急性)。急性再障又称重型再障再障又称重型再障II型。慢性再障又称轻型再障,型。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