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汽车行业分析报告VIP免费

汽车行业分析报告_第1页
1/7
汽车行业分析报告_第2页
2/7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涉及到国家安全的战略产业。中国汽车市场的特点是差异性、多元化,所以要发展经济适用的小型车,要发展与广阔的农村市场相适应的汽车,这是中国汽车市场主要的经济特征。2012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一个小小的寒冬,不是大寒。目前我们在全球的汽车市场表现不算太差,2009年、2010年,20%、30%左右的增长,这种增长本身不是常态,是井喷式的增长。目前来讲,中国在汽车市场产销双双成为全球第一以后,已经进入了稳步增长的阶段,增长速度在预期之内。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全球制造产业重心向东南亚等国家转移、国内汽车制造业原材料和用工成本的优势减弱的多种因素下,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得益于中国、美国及其他新兴市场的支撑,大众、戴姆勒和宝马汽车一直没有受到欧债危机的负面牵连,但这样的日子就要过去了。大众集团第三季度的营运利润为30亿欧元,为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最显著下跌。欧洲的挑战进一步升级,而且已经开始影响到中国。市场何时才能恢复活力?2012年9月份进入中国的七大日系车品牌销量全面下挫,其中丰田、本田和铃木下滑均超四成,而三菱和斯巴鲁销量降幅则在六成以上,马自达和日产当月销量降幅也超过三成。美系车和德系车销量上涨,低配车尤其缺货。随着中日关系的微妙变化,日系车企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进口车销量下滑更加明显,2012年10月,日本汽车制造商日产汽车决定暂停出口汽车到中国,这是继丰田汽车旗下豪华品牌雷克萨斯传出停止出口汽车到中国市场后,第二家被传停止向中国出口汽车的企业。在国际品牌纷纷进入车市低迷期的情况下,中国汽车产业前面的路将如何走?自主品牌又该如何在国际汽车产业的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有着怎样的市场机遇和挑战?2011年2月,三部委联合公布了“第五批节能汽车推广目录”,自2010年6月发布的第一批“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推广目录至今,已有341款车型进入目录中,可获得国家3000元节能补贴。“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是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旨在推进节能减排的战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正是该政策的主要推广对象之一。在国家“全面提升汽车产品的节能环保、安全技术水平”、“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一系列政策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该怎样促进国内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方面的私人消费?又该如何发展具有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的产品?中国汽车产业又将迎来怎样的投资契机和命运转折?投资过程中又有哪些风险和阻碍?2000年以来,中国旺盛的市场需求刺激了汽车企业纷纷扩大产能,再加上汽车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兼并重组进展缓慢;自主品牌汽车竞争优势不强,产品结构调整相对滞后,自主创新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缓慢,导致汽车行业面临潜在的产能过剩风险。中国目前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汽车市场,中国消费者的影响力与日俱增。面对国际经济形势的持续低迷,欧洲汽车市场面临持续的“产能过剩压力”,国际多家汽车知名厂商宣布关闭工厂,汽车企业在欧洲本土市场是否潜藏着更多的危机?欧洲主要汽车制造商在多方压力下纷纷将生产转移至新兴市场国家,这对中国汽车市场有着怎样的影响?是否意味着国内汽车市场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在传统汽车市场上,当下产能及规划产能远远高于未来需求。但在电动汽车市场上,国际方面高调推出“2020年全球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销量将至少达到每年500万辆”的宏伟规划,而整车企业的量产缩减的现状,是否透露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出路和命运转向?在本土自主品牌竞争力不强的事实面前,我国汽车企业如何打造自主品牌?又如何提升品牌的价值?各国优秀自主品牌发展对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品牌的建设有何借鉴经验?汽车流通业是汽车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对引导生产、扩大消费、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汽车市场竞争中,很大程度上将是顾客资源的争夺。谁服务做得好就将赢得更多的消费者,赢得了消费者也就赢得了品牌的未来。随着汽车市场个性化需求的增加,消费者对汽车产品售后服务的关注度甚至超过了产品本身。正是在这样的时候,对于国内的汽车行业来说,商家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