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家养⽼服务存在的⼏个问题近年来,由于家庭结构逐渐缩⼩产⽣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家庭养⽼、机构养⽼等传统养⽼模式⾯临着活动空间狭窄、服务形式单调、设施简陋等困境。通过社区这个平台享受⽅便、多样的养⽼服务,同时结合中国传统观念让⽼年⼈在家安享晚年,被⼤多数⽼年⼈所接受。这也成为我国应对⽼龄化挑战和解决养⽼问题的重要举措,但同时在提供具体的服务过程中还存在着⼀些困境。社区居家养⽼服务的现实困境伴随着社会⼒量的参与程度的不断加强,服务的内容和形式⽇益多样化,社区居家养⽼开始在全国迅速发展。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提供服务⽅⾯开始出现了明显的问题。1供给与需求不完全匹配社区居家养⽼服务分为两个⽅⾯:需求和供给。⾸先,需求分为:⼀是物质需求,如⾐⾷住⾏等;⼆是健康需求,如健康体检等;三是精神需求,如情感交流等,具体的还需要针对不同状况的⽼年群体进⾏进⼀步的调研。⽽供给就是政府和社会⼒量根据⽼年群体对于⾃⼰物质、健康和精神的不同需求通过社区这个平台来提供与需求相匹配的供给服务来满⾜他们的实际需要。但是,⽬前社区家庭护理服务的需求和供给并不匹配,⼤部分地区的社区都以物质为基本保障的前提下提供健康保障服务,却忽视了⽼年⼈对精神⽂化⽅⾯需求的重要性。⾸先,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们的物质⽂化条件⽇益丰富的同时对家庭照料服务的需求也⽇益多样化,相应地,⽼年⼈需要各种个性化⽼年护理服务,例如⽣活护理、保健、娱乐和精神慰藉。其次,⽬前的居家养⽼服务是由政府主导的⾃上⽽下开展的服务供给模式,这导致了下⼀级的部门为完成上⼀级政府要求的服务指,始终投⼊有限的资⾦到建设⼤量有形的设施中去,例如在社区租⽤或购买场地建⽴社区居家养⽼服务中⼼站。但是类似于健康教育、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和法律咨询等⽼年⼈真正需要的服务项⽬却并不多。许多社区居家养⽼服务站闲置,且⼀⼤部分都只是⾥⾯简单的设施闲置在那⾥具体⽼年⼈如何使⽤或者专业⼈员怎么利⽤他来为⽼年⼈提供服务都没有具体的操作指导。最终难免会导致⽼年⼈社区活动参与率低且参与的⽼年⼈会逐渐减少。2⾮政府组织在服务中参与率低⾸先,政府和⾮政府组织⼆者相对⽐较独⽴,⾮政府组织很难参与到政府决策中,从现阶段我国居家养⽼的发展模式中来看,政府主要是单独的对居家养⽼政策进⾏制定,⼤部分都是政府⾃上⽽下的⾏为,在这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政府组织基本上没有机会能参与到政策的制定环节政府制定的很多政策都是宏观的,⾮政府组织在具体的服务中可操作性低;其次,⾮政府组织的主要资⾦来源于政府,社会⼤型捐赠和其他服务的收⼊很少,社会信任度⽐较低,在养⽼服务中的⼯作不好开展;再次,⾮政府组织⼈⼒资源需要优化,⼤部分⾮政府组织的⼯作⼈员都来⾃于社会下岗职⼯和失业⼈员,他们中的⼤部分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培训,对于照顾⽼年⼈⽅⾯有局限性,多数缺少对于⽼年⼈健康和精神⽅⾯的专业知识,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社区居家养⽼服务的对策及建议1以需求为导向提供服务项⽬⽬前的居家养⽼服务模式主要是⾃上⽽下的以政府为主导。在设计服务项⽬时,没有充分的考虑⽼年⼈的实际需求,⽽考虑政府绩效评估的⾯⼦构建项⽬。会导致养⽼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法有效满⾜⽼年⼈的需求。因此,政府、市场与社会组织应把⽼年⼈的需求放在第⼀位,向⽼年⼈提供免费或他们能够负担得起的多样化服务。⾸先,对于⽼年⼈物质层⾯的需求。现在⼤多数城市的⽼年⼈都有退休⾦维持基本⽀出,所以在物质需求上社区不需要提供过多的服务。其次,在健康⽅⾯。很多⽼年⼈都没有和⼦⼥⼀起住⽽是选择单独住在⾃⼰的家⾥,年纪较⼤的⽼年⼈⾝体各项机能都出现了退化,容易⽣病耽误治疗,在这⽅⾯社区应该先调查居住在社区的⽼年⼈的年龄、⾝体状况、健康情况,并安排⼀些定期体检的活动,对于⾝体不便的⽼⼈也可以提供上门体检服务,对于⼀些潜在病及时诊断,充分满⾜社区对⽼年⼈健康保障的需求。再次,最主要的就是对于⽼年⼈精神⽅⾯的需求。由于⼦⼥⼯作忙,⼤部分⽼⼈都缺少⼦⼥的陪伴,精神上会感觉寂再次,最主要的就是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