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刘文革韩甲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信息研究院,北京100029)摘要:近几年,国内煤炭市场价格低迷、国际油价持续高位运行、全社会对燃煤污染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未来煤代油市场的良好预期,加速了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的迅猛发展,以新型煤化工为重要抓手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将是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重点探讨了“十一五”以来煤炭液化、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新型煤化工关键技术研发重要突破和示范项目最新进展;然后对国家不同时期煤化工产业政策框架和规范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最后从环境保护、系统能效、技术装备创新、重点发展区域和产品附加值等角度对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总结提炼出五个“更加”的发展方向。关键词:新型煤化工;关键技术;现状及趋势;产业政策1.引言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能源结构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以煤为主,发展煤化工符合我国能源资源特点,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提供洁净能源,可有效缓解我国油气能源的对外依赖度,以煤代油为核心的新型煤化工发展战略是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国内动力煤市场低迷、国际油价持续高位运行,促使我们重新思考煤炭的原料属性,倡导煤炭燃料与原料用途并重,助推我国煤化工产业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期,煤制甲醇、二甲醚、烯烃、煤间接液化、煤直接液化和煤制天然气等各种新型煤化工项目争相上马,主要煤炭生产省区相继制定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既有煤炭价格严重下滑的内在原因,还有全社会高度重视大气污染,政府强力治理雾霾,促进了煤炭清洁转化与利用的外1部动力。同时我国一批示范项目成功建设,积极了经验,储备了技术,也为产业的迅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然而,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也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如煤化工项目存在耗水量大、碳排放强度高、技术和资金密集等环境资源、技术经济问题,产业政策也有待完善。因此,深入分析产业现状,清晰产业定位,找准发展方向和存在问题,研究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显得尤为重要。2.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图1新型煤化工及传统煤化工主要工艺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煤化工产业包括传统煤化工和新型煤化工。焦炭、氮肥、电石等传统煤化工较新型煤化工有技术门槛低、工艺成熟、投资规模一般等特点,目前产能、产量及消费量都很大,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而新型煤化工如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和煤制乙二醇等,国内需求量和缺口均较大,且产品价格高,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22.0单位:亿吨1.51.00.50.0图22000-2012年煤化工耗煤量(不包括焦炭)近年来,我国煤化工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从煤化工产业规模看,已居于世界先列,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煤化工产品生产国,图2为2000-2012年煤化工耗煤量(不包括焦炭)。初步统计,2012年,我国煤化工产业累计耗煤约1.8亿t左右,是2000年煤化工耗煤量的2倍。2.1总体情况从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看,我国先后完成了百万吨级煤炭直接液化、18万吨间接液化、60万吨煤制烯烃、2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示范工程,标志着我国新型煤化工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当前,我国煤炭作为工业原料正在发挥重要作用,新型煤化工技术的成功示范也为煤炭工业升级转型带来较大发展空间,为煤炭工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清洁高效转化奠定了基础。一批煤炭企业在促进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电力石油石化等行业的单位也非常重视并积极建设煤化工项目,包括神华、兖矿、潞安、大唐、中海油、延长石油等,还有民营企业伊泰、庆华、新奥等在煤化工领域业绩突出。在技术研发方面,形成了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在煤炭直接液化间接液化、煤制烯烃技术中拥有成熟工艺包、催化剂等方面相关专利数百件,形成了专利群。新型煤化工项目集中在内蒙古、陕西、山西、宁夏、云南、贵州、新疆等国家规划的八个煤化工产业区,并且还有快速向中西部发展态势。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