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和丰富的物产。(2)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抓住关键词句,指导朗读,体会感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树立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和丰富的物产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树立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难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课件)(1)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齐读)(2)复习上节课内容并板书二、课件:展示教学目标(师读)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小兴安岭呈现出怎样的景象(指名说)(出示句子:比较“抽出”和“长出”哪个更好?)2.小鹿在溪边干什么?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小鹿?你体会到了什么?(齐读句子)3.齐读这一段。四.学习第三自然段:1.夏天到了,树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2.晨雾升起来了,森林是怎样的?“浸”说明什么?3.草地上是怎样的?(齐读这一句)用“像”说一个比喻句。五.自学四、五自然段:1.讨论完成:(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渎4-5段。(2)从哪儿看出小兴安岭物产丰富?2.反馈交流:小兴安岭献出了各种各样的物产。3.秋天的景色怎样?读句子。4.冬天,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5.你还从哪儿看出小兴安岭天气寒冷,物产丰富?6.齐读4.5自然段,读出小兴安岭的物产丰富,景色优美。六、齐读1.6自然段,整体感知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七、总结全文,升华感情。1.课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总-分-总)2.我们该怎样爱护小兴安岭?八、作业:写一段导游词,介绍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九、板书设计:美丽的小兴安岭春绿色的海洋夏景色优美花园秋物产丰富宝库冬二零零八年三月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