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洲三小阅读教学重点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我县强力推进的“疑悟”六元课堂,但语文课堂上出现了太多的媒体演示,太多的资料补充,太多的“泛语文”活动和太多的形同虚设的小组讨论,下课后,认真反思一下,课堂缺少了语文味,感觉到学生没学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语文效率低下问题十分明显,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每位语文老师的重视。小语专家提出了“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主张,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提出了一堂好课的标准是“教得有效,学得愉快,发展满意”,这都是对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教学重点,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好的诠释。二、问卷制作与调查对象“阅读教学重点设计统计表”由我校课题小组成员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过十余次的推敲,最后形成的。阅读教学重点设计统计表(调查观察)年级统计教案个数教学重点准确、恰当教学重点基本明确、但有欠缺教学重点不准确个数百分比个数百分比个数百分比三502754%1836%510%四583865%1424%610%五453270%1022%37%六604575%915%610%三、调查结果分析及对策结合以上数据分析在本校语文课堂教学中确实存在教师不能很好把握教学重点的现象,具体表现如下:1、课堂中还没有真正做到以学为主,老师们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没有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老师讲的时间过多,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2、在语文课堂中读的时间过少,语文课堂中没有做到以读为中心,没有真正引导学生去品读,感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3、讨论式盲目地滥用,占用有效的教学时间。在一节语文课中什么情况下组织小组讨论,有的老师不能很好地把握。4、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练习的设计不够合理,不能更好地为完成教学重点服务。解决措施及对策:一、以学为主的课堂,必须把握好两条底线:(1)教师要精讲,少讲。杜绝满堂灌的现象,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做到能让学生讲的尽量让学生讲,教师能少讲的尽量少讲,能不讲的尽量不讲,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活动的空间。(2)学生要活动起来:动脑、动口、动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合作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二、以学为主的课堂,必须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有所进步或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有学生充分参与的形式和过程,还应得到应有的进步或发展。一个低年级的语文老师上公开课,为了展示自己课改精神,也安排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因为学生年龄小,对讨论的话题没有认识、毫无兴趣,课堂一时轰轰烈烈、吵吵闹闹,弄得老师连课堂局面都难以控制,教学的有效性更无从谈起。以学生为主体,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课堂的有效,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轻松、更丰富、更深刻。三、以学为主的课堂,必须讲究教学的策略1、多朗读。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诵读,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能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能使学生全神贯注,提高学习效率,能很快提高自己的水平;有利于学生品味文学语言,进入情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分角色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诗歌、散文、古文教学,朗读显得尤其重要。朗读训练的形式也应多样化,如:身临其境的配乐朗读、有感染力的分角色朗读、创设情境的想像朗读、生动传神的表演朗读,还可以进行分组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积极性。2、改革提问。教师的提问设计的好与坏,决定学生能不能说、能不能说好,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好与坏。提问过多,内容过浅,课堂热热闹闹,学生不假思索;提问不切实际,难度过大,学生无所适从。这都是缺乏有效性的提问。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充分活动起来,充分地发展智能,教师必须改革提问,设计出能从整体参与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创造的“主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大显身手的机会。3、重视积累和训练。在语文教育中,不注重积累,学生的语言泉流就会干涸。充足的语文积累,有利于学生的一生,科学的积累教育,对于青少年的性格、心智、思维方式、学习方法乃至世界观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响。现在的语文课堂,因为教师讲析过多,而忽视了学生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