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二课第二课时目标出示1、理解《离骚》的思想内容,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主义情感。2、把握诗人形象,理清文章脉络。1、说说那些诗句写了作者遭贬谪的原因及不愿同流合污的思想?2、第二段哪些诗句表现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无悔的高尚情操和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受屈遭贬的原因: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不愿同流合污的思想:宁溘死以流亡死,余不忍为此态也。第六节的诗句。追求美政的高尚情操:亦余心之所善兮,……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高尚情操: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虽体解吾犹未变兮,……本文主要写了几部分的内容?受屈遭贬的原因不愿意同流合污的思想追求美政的高尚情操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高尚情操。纵观全诗,诗人有什么样的内在品格?用课文中的文字加以描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嫉恶如仇);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忠贞不移)。再读本诗,说说《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离骚》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美好高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着突出的美好高洁的外部形象。“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作业布置完成同步练习及课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