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导入:视频导入:一、流动儿童的定义和产生背景1.定义:由于义务教育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负担,流动人口的子女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无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其结果是:在现行的城乡政策框架下,流动人口子女无法享受与城市同龄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也被排斥于乡村正式的教育体系之外,成了被“边缘化”的一个庞大群体。这一群体称为“流动儿童”。流动儿童二、流动儿童2017流动儿童流动儿童集中分布在大城市中,流动儿童最多的几个城市是深圳、上海、北京、广州、东莞、泉州、苏州、温州,在这些城市的流动儿童占全国流动儿童总量的23%。其中深圳、上海、北京、广州、东莞的流动儿童分别高达99.80万人、80.85万人、60.11万人、58.65万人。流动儿童最多的前20个城市的流动儿童数量占全国流动儿童总量的33%。流动儿童在这些城市的“能见度”非常高,在深圳,有69.42%的儿童为流动儿童,62.43%的东莞儿童为流动儿童,这两个城市中,每三个儿童中有两个是流动儿童。另外,在珠海、上海、宁波、厦门等城市,流动儿童在当地常住儿童中的比例也超过20%。流动儿童的地区分布:2.产生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我国逐渐由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由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由封闭社会转变为开放社会。在这种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社会流动的规模愈来愈大。在我国,社会流动的主要形式是从农村到城市,其目的是务工。因此,流动人口中大多数是18至45岁的中青年人,而他们的子女正处在学龄阶段,流动儿童的教育等诸问体.流动儿童3.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联系:都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流动产生的,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区别:流动儿童侧重于流动,环境的改变较频繁.留守儿童的生存环境没变,而是父母不在身边,缺少亲情的陪伴.流动儿童问题教育问题教育机会不平等自身问题自身面临(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心理问题性格缺陷、行为障碍、情绪障碍、社会适应障碍、学习障碍五方面)家庭问题学习环境简陋家务负担繁重课余生活单一被家长当成出气筒任意打骂二、流动儿童存在的问题流动儿童学习情况堪忧流动儿童卫生状况较差流动儿童健康状况隐忧颇多流动儿童失学率偏高,存在学习间断现象。1.自身面临(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缺失)二、流动儿童存在的问题流动儿童的学习情况堪忧:调查数据显示,2.26%的流动儿童经常逃学,有14.32%的流动儿童留过级,28.58%的流动儿童转过一次学,15.97%的流动儿童转过2次以上学。有34.48%的流动儿童担心父母带自己到别的城市。然而对未来的城市生活,流动儿童普遍期待较高。因为从小就在城市,83%的流动儿童喜欢城市的生活,并希望继续留在城市,他们比父辈更适应和向往城市生活。流动儿童失学率偏高:中国儿童中心资料显示,我国流动儿童失学率较高,达到9.3%;适龄流动儿童不能入学表现尤为突出,6周岁儿童中有46.9%没有接受入学教育,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超龄”上学现象比较严重,有近20%的9周岁的孩子还只上一、二年级,13周岁和14周岁还在小学就读的人占相应年龄流动儿童的31%和10%;失学儿童“童工”问题突出,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在失学的12到14周岁的流动儿童中,有60%的人已经开始工作,这严重侵犯了儿童的基本权益。流动儿童的卫生情况:调查显示有10%以上的流动儿童不能坚持每天刷牙洗脸。调查中有一个特殊案例,甘井子区辛寨子中心小学接收了4名来自瓦房店同一个家庭的流动儿童姐妹,老大13岁,老四9岁,同时入学上小学一年级,姐妹4个从小到大从未洗过澡,学校老师领孩子去洗澡,孩子们很好奇、很害怕,怎么也不洗,老师满澡堂追着几个孩子洗澡。健康情况:调查显示,有18%的流动儿童有吃不饱饭的情况,每天能吃上一个鸡蛋或喝一杯牛奶的只占52.3%,患病自行买药的流动儿童占37.56%,到个体诊所就诊的占19.88%。2.家庭问题1.流动儿童居住条件狭小2.流动儿童的学习环境简陋3.流动儿童家务负担繁重4.流动儿童课余生活单一(经济角度)5.流动儿童常常被家长当成出气筒任意打骂(家长角度)家庭情况:数据显示,流动儿童家庭住房面积多为30-60平方米,其中71.8%的住房来源是租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