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记者孙进德国人知道中国在二战中的历史和贡献吗?3名高中毕业班学生一名在读女大学生一位50多岁的女教师猜猜,他们会怎么说?在二战中,德国是法西斯轴心国之首,战后又因为认真反省历史的态度而赢得世界的谅解。就此问题,笔者近日在斯图加特随机访问了两所中学的3名高中毕业班学生、一名在读女大学生和一位50多岁的女教师。令人遗憾的是,他们都表示“不知道”。笔者又随机询问了在公司和大学工作的几个德国人,除了多次去过中国的一位教授之外,其他人均表示不了解这段历史。在德国“好问题网站”(gutefrage.de)上,笔者倒是发现了几个有关中国和二战历史的提问,但读来让人哭笑不得。例如,一位网友问:“今天在历史课上看到一个资料说,二战中国死亡人数是1000万。中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死亡?中国有参加二战吗?我的老师也不知道答案。你们能回答这个问题吗?”另一位网友问:“中国为什么会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因为中国人口很多吗?”还有一位叫马克西米利安的网友问:“我的政治教育书上说,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是二战的战胜国。别的国家都好说,唯有中国我不理解,中国怎么会是二战的战胜国呢?”孙进《中国青年报》(05版)德国人知道中国在二战中的历史和贡献吗面对德国人的“不知道”和疑问,作为中国人的我们该怎么回复他们?研读史料——数据一:二战中日本的伤亡人数约为690万,美国约190万,英国约160万,法国更是仅有50万左右,而中国伤亡人数高达3500万。数据二:抗日战争前夕中日军事工业对比1∶95380万吨4万吨钢铁总产量/1580架基本无生产能力飞机年产量/744门无生产能力大口径火炮年产量/9500辆无生产能力汽车年产量/330辆无生产能力坦克年产量1∶4.460亿美元13.6亿美元工业产值比较结果日本中国感受英勇2.结合课本及给定材料,你如何评价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该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潮湿闷热;印度东北部、缅甸北部同中国西藏自治区和云南省接界,以山地地形为主。研读史料——1.联系缅甸、印度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以及杜聿明的回忆,说明远征军经历的重重困难。感受英勇同学们,还有没有疑问?当时中国抗战如此艰难,为什么还要派军赴缅甸对日作战?研读“大会”——一战和二战中国的表现对比时间地点中国的表现战后组织一战1919.1巴黎国际联盟二战1942.1.华盛顿联合国1943.10莫斯科1943.11开罗1945.4旧金山1945.7波茨坦提案被否决,日本强占山东权益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继《联合国家宣言》后,中国第二次以大国身份与美、英、苏共同签署的有关国际事务的重要文件中国领导人参加会议,确立了中国在世界的四强地位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虽未与会,但以美、英、中三国名义发表公告思考:这些标红色的字体说明了什么呢?探索变化思考:苏、美、英等国对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表现评价有何共同点?想象一下,如果中国没有坚持抗击日军?研读“评价”——感受作用材料一:中国抗击的日本兵力最多。按日军师团编制计算,“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军历年投入到中国关内战场上的陆军,最多的年份占编制总额90%,最少的一年占35%,八年中平均每年占76.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陆军主力仍分布在中国战场上。中国摧毁的日军有生力量数目最大。材料二:1942年2月,日军入侵缅甸南部,中国应英方请求,与缅、印、英、美军共同抗击日军侵略。中国远征军多次给英军以有利的支援,在仁安羌救出包括司令亚历山大在内的7000名英、缅军及记者500多人。突破日军防御,打通中印公路。中国远征军的反攻,解放缅甸8万余平方公里,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歼灭日军4.8万余人,有力地支援了盟军在亚太地区的作战。材料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战场一直是盟军对日作战的空军基地。为打通滇缅公路,保证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作战能力,中国方面修建和保护盟军所需机场和军事基地,向盟军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抗战中,中国向美国提供了7亿多美元、向苏联提供了4亿多美元、向英国提供了1亿多英镑的战略物资。归纳: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