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幼儿游戏的学习特点谈良好游戏环境的创设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倪敏2一、概念环境:个体在生活的所有外部条件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因素作为发展心理学的前提,它并不直接决定儿童的发展;直接决定其发展的是儿童的活动,儿童的个性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在教育和环境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个体,当为他们创设一个适应他们发展的环境时,他们就会主动地适应环境,在环境中获得发展。3游戏环境:为儿童游戏活动所提供的条件,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主要指幼儿园各种人工或非人工的游戏空间和场地、游戏材料、游戏时间等;心理环境是指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及心理气氛,包括师幼关系以及儿童与儿童之间的同伴关系,宽松、自由的游戏氛围等。4幼儿园游戏环境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直接意义:通过儿童的活动对儿童自身产生巨大影响。中科院心理学家杨雄理教授说:“在孩子发展的早期,重要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提供或创造一种丰富、适宜的环境,使婴幼儿的整个脑以全面的方式成熟起来”以此促进儿童的早期发展。过于单调——成长的内在要素得不到充分激发过于失衡——导致孩子的片面发展某些环境的缺失——导致发展的偏差5开放性游戏环境:一是开放性的物理环境,即游戏的空间、时间和材料玩具,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取放材料玩具,场地是按幼儿的需要和意愿布置的、随时可以变化的,游戏时间由幼儿自由支配,游戏的空间、时间及玩具材料可以共享;二是开放性的心理环境,即游戏中的同伴关系、师幼关系是平等的、互动的、和谐的,所有的幼儿都是伙伴、所有的老师都是幼儿的老师、朋友,人际关系是开放的。6二、良好游戏环境创设的意义:1、有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游戏观过去:在指导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把儿童看成一个被动的环境的适应者,教师在游戏的指导过程中,则把指导重点放在游戏过程上,游戏中教师忙碌,幼儿不知所措,时常要在老师的“干涉”和“指导”下,调整自己的游戏行为和内容。游戏自身应有的教育价值不能很好发挥。7如今:通过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教师必须在充分观察了解儿童游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为儿童准备符合其发展需要、能促进其发展的游戏环境;这势必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指导的重点转移了,由教师本人怎样进行教、指导,转变为以幼儿发展需要什么为重点,对儿童的看法也随之改变,儿童已不再是在教师的指挥下游戏,而是游戏的主人,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自主发展。8因此,教师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三个怎样”:怎样利用游戏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怎样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条件(环境);怎样使教师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其儿童观、游戏观得以改变。92、有利于儿童与环境发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为儿童提供能够进行操作、改造、调节并能把它们同化纳入自己的经验体系的环境,不仅能激发幼儿游戏的愿望和兴趣,还有利于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手脑并用,积极思考,增加幼儿的感性经验,增进他们的相互交往,促进游戏的进一步发展。(官楚锐的操作台)10教师把教育意图渗透在丰富的、有组织的环境中,为幼儿的探索提供了机会,通过游戏环境中诸因素来传递信息、启发诱导幼儿,使游戏朝着教育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同时通过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能即时反馈(了解)幼儿游戏的需要并及时加以补充、完善。11如果童年在丰富多彩的环境中度过,那幼儿的经验是丰富的,而且能够在不断具有新奇性的环境中,增长新的经验,就能为其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中日夏令营的较量、官楚锐5年级当科技组长)12三、幼儿游戏的学习特点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能力或倾向的变化(各位的体会如何)。如果说能力或倾向的变化是学习活动的结果,那么,学习过程就是获取经验的过程。这种新的学习观也为我们认识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特点提供了基本出发点。13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游戏过程既是幼儿经验的主动建构过程,也是经验的社会性建构过程。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分别来看:14(一)游戏过程——幼儿经验的主动建构过程游戏过程是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这种相互作用如何进行的?研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