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第一学期电路一.本周教学内容:电路二.重点、难点:1.知道电路各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2.知道常用电路元件的符号。3.知道什么是通路、开路和短路。4.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5.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6.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三.知识点分析:把用电器、电源、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通路,叫做电路。用电器、电源、开关、导线在电路中各有自己的作用。实际电路往往不容易一眼就看清楚各元件的连接情况,物理学中用统一规定的符号把电路连接情况表示出来的图叫做电路图。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法是串联和并联。如果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接入电路,这种连接方法叫做串联,如果把元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起来接入电路,这种连接方法叫做并联。下面谈谈有关电路的一些问题:1.画好电路图应注意的事项(1)完整地反映电路的组成,即要把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都画在电路之中,不能遗漏某一电路器件。(2)规范地使用器件符号。(3)合理地安排器件符号的位置,应尽可能使器件均匀地分布在电路中,画成的电路图应清楚美观。(4)平直地描绘连接导线,通常用横平、竖直的线段代表连接导线,转弯处一般取直角,使电路图画得简洁、工整。2.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识别串、并联电路可以从电路中有无支路入手分析:串联电路没有其它支路,并联电路中有几个支路。也可以从电路的通断来判别:串联电路中,断开任意一个用电器,整个电路就被切断;而在并联电路中,断开任意一条支路,其余支路仍然是通的。3.设计电路的方法设计电路,就是按照要求确定电路中的各个元件的位置。其方法是:先将开关和用电器对应地连接起来,要能分析出开关是控制哪个用电器的,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是控制干路,还是控制支路);再将开关和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起来,若开关是在干路中,应与电源串联。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出用电器之间是串联,还是并联。在分析的基础上,正确画出电路图。作图时,电路元件要按照规定的符号画出来。最后,根据题中要求,按照所作出的电路图,逐项检查,看是否合乎要求。电路的连接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其中电源是供电的装置,有了电源,电路中才能有持续的电流;导线的作用是传导电流,它是电流的通道;用电器是利用电流来进行工作的设备;开关又叫电键,它的作用是控制用电器中电流的通与断。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这四种元件,缺一不可。电路的连接是学习电路知识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连接电路要有一定顺序,才能使操作有条不紊,便于检查。检查电路的连接正确与否,要用到小学常识学到的知识,即“电路中的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流回电源的负极。”如果电流不能顺利地通过电路流回电源的负极,在哪里卡住了,问题就出在那里,用“电流法”检查电路的连接情况,可以做到思路明确,便于操作。连接电路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用电器能顺利地利用电流进行工作,因此,不但要求正确连接各元件,还要注意元件与导线间的连接要牢靠,防止接触不良或断路现象。电路图根据实际电路画出相应的电路图,或者按照给出的电路图连接实际电路,是一项重要的基本训练。画电路图要做到:(1)规范、清晰。电路元件要使用统一规定的符号,要画得正确,例如电池的正极要用细而长的线段表示,负极要用短而粗的线段表示,交叉且相连结的导线在交叉处要画上黑点。(2)工整、美观。电路图的连线要直,转折处要有棱有角。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各元件的位置安排要得当,元件不要画在拐弯处。导线与其它元件连接处不能断开等等。(3)要与实际电路的连接情况和工作状态相吻合。实际电路中电源正极跟哪个元件连接,电路图也应跟哪个元件连接;实际电路中电键是闭合或是断开,电路图中电键符号也要显示相应的状态。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不同,因而具有不相同的特点。在串联电路中,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元件;如果其中有一个元件坏了,整个电路中就没有电流通过。对于并联电路,当电路导通时,干路电流在分岔处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电流流过第一个支路,另一部分电流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