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职称教育教学能力考试评委工作有感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副院长龙官吾今年我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审教育教学能力考试一共分三批进行我有幸参加了后两批的评委工作,感触颇深。听说今年不过关的老师不少,因而当评委的没少挨骂。按我的认识,评委并没有故意跟谁过不去,况且评委在给教案打分时并不知道教案是谁写的。每份教案均由三位评委打分然后计算平均分,打分前评委可以议论,但打分是独立进行的,每位评委打多少分是每位评委自己的权利。如果教案的平均得分达不到及格线,说明评委们对教案不认可。作为参评教师一味埋怨评委没有道理也于事无补,好好反省自己所写的教案,查找问题所在,及时予以改正,争取来年一次过关是应有的态度和恰当的选择。老师们在写教案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答非所问。明明要求写教案,但有部分老师写的却是教学设计,或写成教学实录。二、教案不规范。把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反思等都写进教案中。三、教案不完整。有的没有教学方法,有的没有板书设计。四、教案结构不合理。有的教案三维目标占去了教案的三分之一篇幅,有的教学重点罗列了四五点。五、教案不科学。内容出现科学性错误。等等。最近本人在博客上发表几篇关于教案方面的短文,以求与博友们和老师们共同探讨。一、教案是为谁写的?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就是有人搞不清楚。教案是给校长写的?是给教导写的?是给教研组长写的?是给评委写的?这都不重要。最关键的是,教案是为教师自己写的,是为自己顺利和有效实施教学而进行备课后写下来的。当然教案有时也用于教学交流。相比于自己的教学需要而言,学校的检查已不显得非常重要了。因此作为教师,要为上好课而备课及写好教案,而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写教案。二、教案与教学设计有什么不同?教学设计是主要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其主要环节包括:学习目标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环境分析、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选择、设计教学策略,以及对学习效果的预估与评价等。教案是教师为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所做的具体的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是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教学设计是一种技术活动过程,是备课,而教案是教学设计或备课的成果,是一种文书。教学设计就好比是一栋准备建的大楼的设计,而教案就好比是大楼的设计图纸。设计是过程,图纸是成果。换个角度说,写教案只是教学设计过程的工作之一很显然,写教学设计和写教案不是一回事。写教学设计是记录设计的过程、成果、依据和意图,而教案只需写教学设计的成果。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写教学设计要写设计意图或依据,而教案不用写。三、教案和说课稿有什么不同?说课是一种教研活动,是一种教学交流。说课的对象是教师。当然说课稿是教师记录教学设计过程的一种文书,是用于教学交流而写的。教案是教师为教学而制定的教学方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案和说课稿的共同之处是都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或教学流程)、小结及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所不同的是,教案只要把以上各方面写清楚就可以了,即只写清楚“是什么”。而说课稿除了要写清楚以上各方面外,还要说清楚制定以上各方面的理由和依据,即除了说清楚"是什么"外,还须说清楚“为什么”,因此说课稿中通常应该有课标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而教案中不需写。又如教案中只写出教学重点是什么,而说课稿中除了写出教学重点是什么外,还要写出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其实,写说课稿就是写教学设计。四、教案与教学案例有什么不同?一般来说,教案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实施教学所做的准备;教学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因此,教学案例中可以写教学反思、可以写教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而教案中不能写。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