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心力衰竭.doc2VIP免费

心力衰竭.doc2_第1页
1/5
心力衰竭.doc2_第2页
2/5
心力衰竭.doc2_第3页
3/5
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亦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综合征。其病因以心脏瓣膜疾病居首,其次为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其中以左心衰竭最常见。左心衰以呼吸困难、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常伴有疲乏无力、失眠、血压降低等症状。右心衰主要表现为体循环瘀血、水肿。全心衰有左、右心衰临床表现同时存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原则为:原发病的防治;稳定心力衰竭的适应或代偿机制;缓解心室功能异常。常见护理问题有:(1)气体交换受损;(2)心输出量减少;(3)体液过多;(活动无耐力);(5)预感悲哀;(6)知识缺乏。[主要表现]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紫绀。咳嗽、咯痰、咯血。呼吸频率、深度异常。[护理目标]病人呼吸困难和缺氧改善或减轻。能做有效咳嗽与咳痰。[护理措施]协助病人取有利于呼吸的卧位,如高枕卧位、半坐卧位、端坐卧位。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病房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根据病人缺氧程度予(适当)氧气吸入,一般缺氧1-2L/min,中度缺氧3-4L/min,严重缺氧及肺水肿4-6L/min。肺水肿病人用20%-30%酒精湿化氧气吸入。协助病人翻身、拍背,利于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教会病人正确咳嗽与排痰方法:尽量坐直,缓慢地深呼吸.屏气3-5s,用力地将痰咳出来,连续2次短而有力地咳嗽。病情允许时,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以增加肺活量。向病人/家属解释预防肺部感染方法:如避免受凉、避免潮湿、戒烟等。[重点评价]呼吸频率、深度改变,有无呼吸困难、紫绀。痰量、色改变,病人能否做有效咳嗽排痰。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改变。心输出量减少[相关因素]心脏前负荷增加。心脏后负荷增加。原发性心肌损害。[主要表现]尿少、皮肤苍白、心动过速、血压降低、疲乏无力等。呼吸困难。[护理目标]病人心输出量改善,如血压、心率正常,四肢温暖,脉搏有力,尿量正常。[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人心律、心率、体温、血压、脉压差、心电图改变。观察病人末梢循环、肢体温度、血氧饱和度改变。按医嘱严格控制输液量,其速度一般不超过30滴/min,并限制水、钠摄人。准确记录24h出入水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观察药物疗效与毒副作用,如利尿药可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强心剂可引起洋地黄中毒;扩血管药可引起血压下降等。[重点评价]心率、血压、脉搏。皮肤的温度、颜色。出入水量、尿量改变。体液过多[相关因素]静脉系统瘀血致毛细血管压增高。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和血管加压素水平均有升高,使水、钠潴留。[主要表现]病人身体下垂部位水肿,甚至全身水肿,皮肤绷紧而光亮。尿量减少,体重增加。精神差,乏力,焦虑不安。[护理目标]水肿消退,出入水量基本平衡。皮肤无破损。[护理措施]予低盐、高蛋白饮食,少食多餐,按病情限制钠盐及水分摄入,盐摄入量为重度水舯1g/d、中度水肿3g/d、轻度水肿5g/d。每周称体重2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衣着宽松舒适,床单、衣服干净平整。观察病人皮肤水肿消退情况,定时更换体位避免水肿部位长时间受压,防止皮肤破损和褥疮形成。协助病人做好生活护理,防止下床时跌倒。应用强心甙和利尿剂期间,监测水、电解质平衡情况,及时补钾。[重点评价]病人水、电解质平衡状况。水肿是否减退。体重、尿量改变。活动无耐力[相关因素]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缺血、缺氧,四肢无力。病情严重,反复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不适。胃肠道瘀血引起食欲不振、进食减少。[主要表现]生活不能自理。活动持续时间短。主诉疲乏、无力。[护理目标]病人活动耐力增加,能保持最佳活动水平。掌握提高活动耐力的方法,并乐意执行活动计划。[护理措施]鼓励病人参与设计活动计划,以调节其心理状况,促进活动的动机和兴趣。根据心功能决定活动量:心功能Ⅰ级:避免重体力活动,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制。心功能Ⅱ级:避免较重体力活动,一般体力活动适当限制。心功能Ⅲ级:严格限制体力活动。心功能Ⅳ级:绝对卧床,生活护理由护士完成。逐渐增加活动量,活动时注意监测病人心率、呼吸、面色、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活动报告医生。让病人了解活动无耐力原因及限制活动的必要性,避免使心脏负荷突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心力衰竭.doc2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