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酸碱中和滴定及盐类水解知识点一:酸碱中和滴定(阅读课本,完成课本49页至51页,并根据学案案相关内容进行整理,课前完成)1.滴定原理:(1)反应实质:。任务(2)定量关系:c待=。2.实验关键:(1)准确测定参加反应酸、碱的体积。(2)准确判断滴定终点。3.主要仪器及使用(1)仪器:、铁架台,滴定管夹,锥形瓶、烧杯。(2)滴定管的结构及使用方法:①滴定管的结构:仪器a是,仪器b是。②使用方法:4.主要试剂(1)待测液。(2)标准液。(3)指示剂(一般用或)。5.滴定操作(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2)滴定:6.数据处理为减少实验误差,滴定时,要求2~3次,求出所用标准溶液体积的,然后再计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课堂展示:环节一:小组对预习学案进行讨论交流环节二:重难点交流问题一:比较滴定管和量筒的构造,回答下列问题11.量筒和滴定管的计数有什么区别?精确度如何?2.量筒在计数时仰视其值是偏大还是偏小?若换成滴定管其又如何变化?当俯视时量筒和滴定管的值又如何变化?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17.5ml盐酸,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其值是偏大还是偏小?3.酸式滴定管只能盛酸或氧化性溶液不能盛碱性溶液,碱式滴定管只能盛碱性溶液不能盛酸或氧化性溶液为什么?问题二:滴定管在装液前为什么一定要润洗而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问题三:指示济为什么只能用甲基橙或酚酞不用石蕊?小试身手:1.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如右图甲、乙,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锥形瓶中溶液滴定管中溶液选用指示剂选用滴定管A碱酸石蕊甲B酸碱酚酞甲C碱酸甲基橙甲D酸碱酚酞乙知识点二: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1.误差分析依据(一元酸、碱的中和滴定)中和滴定实验中,产生误差的途径主要有操作不当,读数不准等,分析误差要根据计算式分析,c待测=,当用标准酸溶液滴定待测碱溶液时,c标准、V待测均为定值,c待测的大小取决于V标准的大小。2.常见的误差分析(以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步骤操作c(NaOH)洗涤未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未用待测溶液润洗取用待测液的滴定管锥形瓶洗净后瓶内还残留有少量蒸馏水读数滴定前仰视读数或滴定后俯视读数滴定前俯视读数或滴定后仰视读数操作不当滴定完毕后立即读数,半分钟后颜色又褪去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2滴定过程中振荡时有液滴溅出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内加少量蒸馏水3.特别提示读数误差可以用画图的形式来理解和记忆。如开始读数仰视,滴定完毕读数俯视,如图Ⅰ;开始读数俯视,滴定完毕读数仰视,如图Ⅱ。小试身手2.用标准盐酸测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操作导致结果偏低的是()①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测液润洗2~3次②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③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平视读数④摇动锥形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⑤滴定时,锥形瓶里加入少量蒸馏水稀释溶液A.③B.④⑤且C.①②③D.③④考点一:酸碱中和滴定[例1]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准确称量8.2g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的样品,配成500mL待测溶液。称量时,样品可放在________(填编号字母)称量。A.小烧杯中B.洁净纸片上C.托盘上(2)滴定时,用0.2000mol/L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不可选用________(填编号字母)作指示剂。A.甲基橙B.石蕊C.酚酞D.甲基红(3)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铁架台上垫一张白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mol/L,烧碱样品的纯度是________。滴定次数待测溶液体积(mL)标准酸体积滴定前的刻度(mL)滴定后的刻度(mL)第一次10.000.4020.503第二次10.004.1024.00考点二:中和滴定实验的误差分析[例2]下列实验操作不会引起误差的是()A.酸碱中和滴定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B.酸碱中和滴定时,用冲洗干净的滴定管盛装标准溶液C.用NaOH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选用酚酞作指示剂,实验时不小心多加了几滴D.用标准盐酸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