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包括附录部分)1、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⒈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⒉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进一步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例题插图教学过程:一、复习⒈口答列式:⑴28与32的和是多少?⑵60减去17的差是多少?⑶16乘5的积是多少?⑷6和8相乘得多少?⒉列式解答:出示:每本笔记本5元,买3本这样的笔记本要多少钱?学生在本子上列式。集体订下,说一说这题要求什么?需要知道什么?二、教学新课⒈教学例题1。⑴出示例题图:提问:这家文具店出售哪些商品?每件商品的单价分别是多少?⑵出示问题:小明买了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了多少钱?请同学们试着自己解答。⑶分析:提问:你们是怎样解答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提问:15+20中的15表示什么?是怎样得出来的?20呢?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必须要知道什么?⑷请同学们试着将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出一道综合算式。⒉教学例2。⑴出示问题:小红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⑵请同学们列出综合算式,并想一想综合算式应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集体订正。提问:算式中50、18、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为什么?⒊总结运算顺序。⑴比较算式。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解答时,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⑵提问:如果题目中同时出现了乘法和加、减法,你应先算什么?⑶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通过解决问题,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三、组织练习⒈完成练一练108页,想想做做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五、布置作业教学反思:2、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理解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2.通过对比、估计等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有关混合运算的顺序。3.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多样性的技能,提高解决实际学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多样性的技能,提高解决实际学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今天我们将学习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化1、出示109页习题插图和问题,明题意尝试列出算式(1)先让学生说说场景中有哪些商品,哪些商品的标价是知道的,图中营业员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中我们能知道什么?(2)根据大家的对题意的理解,那么要求一支钢笔和一个订书机总共多少元该我们可以怎样运算?你有几种方法进行运算?【让学生自己先在本子上列出算式不计算结果,然后和同桌讨论有什么不同的方法,最后交流总结方法,并板书出各种方法。】2、交流探究结果,并让学生明白每一种算式的数量关系是什么,说说自己列式时的想法。3、自己列出的算式进行计算,最后交流计算结果。重点引导学生交流:两步混合运算算式在计算时要先算什么?根据数量关系为什么要先算?【通过该教学点让学生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4、教学“试一试”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1)学生列式计算;(2)组织交流,在交流中明确运算的顺序。5、总结运算顺序: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除法。(1)让学生先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2)加以归纳形成清晰的认识。三、巩固提高1、完成书本练一练让学生明确题意然后指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灵活地选择信息,然后引导学生提出一个两步计算的问题,集体交流。四、适当总结,完成作业“想想做做”第2题剩余习题和第6题(自己提出的问题也要完成)教学反思:3、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和对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把握,引导学生自己列算式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