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人才。教育的根本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所学校拥有一支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才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出类拔萃、才智过人的学生。同样,一个学生有幸得到师德高尚、学识渊博的教师悉心指导,就会张开智慧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翱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学质量提出过一个公式: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环境(3分)+教法(4分)]×教师。由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教师的素质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可以说教师的素质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我们每个青年教师,从踏上教学岗位的那一刻起,都希望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那么,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可以称得上优秀呢?我认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素质。一、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教师的职业道德,首先要要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对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表现在依法执教,热爱、关心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像陶行知先生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而不是把教师这个工作作为跳板、临时的落脚地。选择了教师,终生无怨无悔。教师对教育、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作为教师,最大的问题,是不热爱自己的岗位最大的过错,莫过于对学生没有爱心;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失去学生对自己的尊敬与热爱。教师是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思想、行为、工作态度治学风格,让学生在师生学、教互动过程中受到感染、熏陶,起到潜移默化作用的教师惟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以及人格魅力,方可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并对他们高尚道德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良好的师德,首先体现在忠于自己选择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当前,在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良好风气日渐败坏的环境中应带头学习、执行胡总书记倡导的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仪荣辱观。我们作为教师更应具有诚实守信,正直、热情的品格,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见异思迁,不见利忘义,随时保持教师应具有的良好的品质形象。用自己的人格素质、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典范,起到榜样的作用。人的培养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学习理论文字方面,一条是人格魅力影响方面什么是人格?人格,是指人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的性格、气质、能力、作风等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体现。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曾说:“人生有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无人(忘我无私)境界。”当今社会中,处在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自然最多,进入道德境界的人就少一些,进入无人境界的则更少。我们作为教师至少应该是道德境界中的人,因为教师的劳动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强烈的示范性特点。一位教育家讲:“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教师的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教学态度、治学精神、行为举止等,都会对学生构成一种自然的教育力量,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的作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民族精神,培养塑造人的理想品格。正如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如果我们教师不去求真,你怎么能教学生求真?如果我们教师不是真人,又怎能培养学生成为真人?所以,作为教师必须首先学做真人,真正地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真正地热爱自己的学生,并以“真正的人”的形象来影响和教育学生,成为学生的楷模。教育者的人格,贵在实践。要构筑学生人格的长城,先要构筑我们教师自己人格的长城,为人师表,以身立教。育人先育己,育己先育德。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都要率先垂范;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教师则要带头自省、检点。学生不仅要听我们怎么讲,更要看我们如何做。爱,只能用爱来交换;高尚,只能用高尚来培养。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作为教育者尤其要弘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