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基于儿童的数学教学——听特级教师许卫兵《认识小数》一课的感想江苏省海门市海南小学张瑜对于“认识小数”这节课,我们见到的大多数课堂都是老师说个不停,学生学得很累,效果不佳。何至于此呢?除教师组织的教学素材零乱、教学结构散乱、教学主线模糊外。最主要的还是没有在“儿童”和“数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小学数学教学,就是引导儿童学习数学。儿童的世界,更多地充满了经验、直观、形象;而数学,无论怎样改造,其价值都是指向理性、抽象、形式化。“小数”本身就是一个很抽象的数学概念,而在许校的课上让“小数”这个抽象的数学概念附着在学生非常熟悉的“人民币”的情境中来理解。“越抽象就越形象,数学教学就是这样的辩证统一。”许校的这句名言在这堂课中展现的淋漓精致。片段赏析:由生活情景引入铅笔的单价0.4元。师:0.4元是多少钱?(是4角,它是一个小数。)师:小数很好认,它长得很特别。一看就知道,有点的数就是小数。这个小数怎么读?你会给多少钱?4角有没有1元多?4角和1元比只能算个小零头。(看似随意的一问一答,其实是在唤醒学生“元”“角”的已有生活经验。为后面从生活经验提升到数学思维作了很好的铺垫。)师:1元钱用一个长方形表示的话,0.4元怎么在里面表示?(学生小组活动)1元生:把长方形纸分成10份,涂其中的4份。(师强调平均分成10份。)师追问:为什么平均分成10份?为什么又涂了其中的4份?(1元等于10角,1份就是1角,4角就涂4份。)师:学什么的时候我们也是先分后数的。看到0.4你就想到了什么?(沟通了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师:橡皮0.8元,怎样表示出来?不用动笔动脑子就行。师:用长方形表示1。可以是1元、1米、1袋等等,随便涂几份?用什么分数或小数表示?1根据生的回答依次板书:0.1=0.2=……0.9=师:再加一个0.1就是1了,也就是10个0.1是1。可见小数和整数一样每相邻两个数位之间的进率是10。(渗透了进率的知识又润物细无声,怎一个“妙”字了得。)听完这节课,教师和学生都有一种轻松感,这种轻松感不只是因为教学中用了“人民币”这个鲜活的学生非常熟悉的素材让课堂充满了童趣,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堂基于儿童的数学课,教者站在儿童的角度用儿童的思维生动阐述了小数的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再学习。大师不愧是大师,我们永远只能远远地仰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