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雅俗共赏萦神韵•杨澜主持一台晚会,当她走上舞台时,不小心被拉线绊倒了,全场哑然。她迅速地站了起来,镇定地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一位教师应邀给失足少年上课,走上讲台时摔了一跤,引起哄堂大笑。这位教师不慌不忙地站起来,面对着大家,笑道:“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人都巧妙地化解了尴尬,但因场合不同,他们都机智灵活地选择了得体的语言,显示了很好的语言修养。•你知道他们是怎么说的吗?•答案:(示例)①亲爱的观众朋友,你们的热情让我倾倒②这是我给你们上的第一课:一个人可能跌倒,但仍然可以再站起来•1.(2013年高考山东卷)在下面这段文字的画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要求:语意连贯,合乎逻辑。•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时期,__①__我们只注重经济数量的增长,而忽视质量的改善,对自然资源盲目开发,__②__竭泽而渔,势必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从而断送可持续发展的前景。__③__,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是确保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__④__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将难以实现。•答: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句子表达连贯和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此段文字由两句话构成,前一句是说错误的做法及可能带来的后果,后一句是对前一句错误做法的总结。由“只注重”“而”“势必”“从而”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①处表示假设关系,故应该填写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倘若”“如果”等;而②处,前后两分句是递进的关系,所以应填“甚至”;③处后面是对上文错误做法的总结以及不这样做的后果,所以填“因此”和“否则”。这是一个复杂的句群,分析时要瞻前顾后,理顺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答案:①如果②甚至③因此④否则•2.(2012年高考山东卷)以下是小张在收到郑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其中有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四处并修改。•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过目后,深感对我的论文写作有些许帮助,定当惠存。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光临贵府,当面致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寄奉”中的“奉”因为动作是郑先生发出的,对象只能是郑先生的上级或长辈,所以改为“惠赐”。“过目”对对方不够尊重,要改用敬辞“拜读”“奉读”之类。“些许”意义较轻,体现不出书的重要性,改为“莫大”“很大”“极大”。“惠存”是敬辞,因是郑先生发出的,改为“珍藏”“珍存”之类的词语。“光临”是对来访者的敬辞,改为“前往”。•答案:①“寄奉”改为“惠赐”;②“过目”改为“拜读”;③“些许”改为“莫大”;④“惠存”改为“珍藏”;⑤“光临”改为“前往”。(答对四处即可)•3.(2011年高考山东卷)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①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作筹划,不妨就预作筹划,以解除近忧。•②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③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作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山前必有路,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④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的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⑤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己了。•⑥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固然不错。•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道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这种题要特别注意某些相关联的特征性词语,这些词语表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如:①③都提到了“有一些远虑”,说明这两个句子是在一起的,是分说;⑤说“还有一些远虑”,显然在①③之后;②中“不过”是轻微的转折,根据句意,显然是对⑥句中观点的质疑;而④中的“总之”,是一个结论性的词语,根据句意就应该放在最后。•答案:⑥②①③⑤④•[近三年山东卷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查统计]•[综上分析]•一是以综合考查为主,侧重考查“连贯”、“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