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程标准】1、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2、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知识结构】创办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发展、影响)沿海港口城市(时间、城市、江苏的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时间、开放区名称、影响)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地点、特点、首批建立时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时间、目的、有利条件、成就)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问题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材料二1984年邓小平在《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中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请回答:(1)材料一中“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这个圈后来又是怎样扩大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的经济特区主要集中在哪两个省?为什么?(3)材料二反映了对外开放发展到什么阶段?其中江苏开放的城市有哪些?2、我国现代的对外开放与近代的开放有何不同?1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巩固训练】一、选择题1、(2013江苏小高考)2、为了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经验,江苏省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作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以不到全省2%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2/3的地区生产总值,吸纳了全省3/4的实际到账外资。这里的“一定区域”是指()A经济特区B沿海经济开放区C沿海港口城市D经济技术开发区3、国家最早批准江苏对外开放的是()A经济特区B沿海经济开放区C沿海港口城市D经济技术开发区4、下图所示地区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这里是()A经济特区B沿海经济开放区C沿海开放港口城市D上海浦东5、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右侧柱状图,指出该地区经贸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全建立B上海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C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D浦东进一步开发开放的推动二、判断题1、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全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2、1980年珠海是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2代化城市,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毗邻港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