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囚绿记》一,导入对于绿色,我们有一种由衷的热爱,因为绿色是生命的颜色。看见了绿色就会感受到生命的鲜活,生机的磅礴。那么,当陆蠡面对绿色时,他会有怎样的表现呢?今天我们一同学习陆蠡的《囚绿记》。二,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理清写作思路,体会作者的情感3,对绿的深深热爱,文章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三,生字词检测急不暇(xiá)择移徙(xǐ)揠(yà)苗助长淅沥(xīlì)涸辙(hézhé)猗(yī)郁陆蠡(lǐ)注:蠡lí:瓢或者贝壳。以蠡测海。蠡lǐ:用于人名、地名。范蠡、蠡县(在河北)四,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阅读文题,质疑猜读:初读文题,你会生发哪些问题?你最想了解些什么?2.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作者叙述了一件怎样的事情?请用一句话作简要概括。作者叙述自己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3.再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本文题为“囚绿记”,意思是记述“囚绿”的经过。哪几段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请快速阅读课文,圈划关键句(即那些写行动的句子),如能象“囚绿”那样用两个字概括更好。遇绿——赏绿——囚绿——释绿——思绿(1-4)(5-7)(8-11)(12—13)(14)二、读“绿”—品读悟情,感受绿的形象(一)初步感受绿的形象(囚绿前)1.通过对文章内容由概括到具体的了解,可以看出作者对绿有着怎样的情感态度?喜爱之情2.朗读悟情:哪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找出来,读一读,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自由朗读,圈点批注3.作者为何对绿情有独钟?请你从文中找出表明原因的语句。①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并不感到孤独,……(择绿的原因)②(第7段)4.创设情境,与绿对话:选用文中语句,以“我欣赏你,因为你是……”的句式说话,表达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体会绿的形象。5.归纳总结绿的内涵:在这一阶段,作者心目中“绿”是的象征。生命、希望、慰安、快乐(二)深入感受绿的形象(囚绿后)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囚住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2.作者“囚绿”后,作者对绿的认识又是怎样的?找出文段中描写囚绿后绿的形象的语句。思考:被囚的绿藤又是怎样的?其中你最有感触的是哪一处?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9—11自然段)3.深入探究绿的内涵:你对绿的形象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总朝着窗外的方向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可见绿具有“坚贞、执着、顽强不屈、向往自由、光明”的可贵精神。4.总结归纳:在囚绿的日子里,绿藤所表现出的内在美震撼了作者。总结:绿是自然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它是希望,是执著的使者。在作者的笔下,我们由浅入深,感受到了绿的自然之美、绿的执著之美,对绿的形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三、读“情”—品析悟旨,探究写作意图1.对“囚绿”的行为,作者自称为“自私”,是一种“魔念”。有人认为不可理喻,有人认为可以理解,对此你又是如何理解的?一方面:作者把绿藤当作他的惟一的“朋友”,囚绿也是爱绿,是爱绿的一种极端的行为表达了作者那份对绿的渴望,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最后,作者被绿那顽强的抗争性格,永向光明的执著精神所感染,不是又释放了它吗?择绿赏绿也好,放绿怀绿也罢,支撑这些行为的巨大的情感动力是作者对绿深沉不变的爱。另一方面:这是一种自私之举,是对绿的施暴之举,是对生命的一种遏制、一种摧残。如果真的喜欢这个事物,那就不能囚禁它,给它自由,让他在自然中求生存……2.朗读文章最后一段,思考: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表达一种怀念之情吗?方法:结合文中反映时代背景的有关信息,和作者简介资料等理解写作意图。(介绍作者生平)绿枝条向着阳光生长的本性更让他联想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此时,绿色被作者赋予了不屈不挠的精神,他借赞扬绿色的精神,赞扬了中华民族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绿是囚不住的,自由光明也必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