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精细阅读之《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一、从文中找出通假字并解释。二、一词多义①蝉则千转不穷。()欲穷其林。()②.猿则百叫无绝()空谷传响,哀转久绝。()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果如鹤唳云端。()三、解释加线的词语。(1)、风烟俱净:(2)、天山共色:(3)、一百许里:(4)、从流飘荡:(5)、急湍甚箭(6)、皆生寒树:(7)、负势竞上:(8)、互相轩邈:(9)、泠泠作响:(10)、好(友好或美丽)鸟相鸣:(11)、鸢飞戾天者:(12)、望峰息心:(13)、经纶世务者:(14)、窥欲忘反:(15)、横柯上蔽:(16)、水皆缥碧:(17)、嘤嘤成韵:(18)、猛浪若奔四、理解性默写1、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特征是怎样的?2、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3、写富春江水清澈的:4、写江流气势磅礴的:5、从听觉感受方面写山奇的句子:6、化静为动写山“奇”的句子:7、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8、写出自然流露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9、全文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五、重点语句翻译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6、风烟俱净,天山共色。7、夹岸高山,皆生寒树。8、游鱼细石,直视无碍9、奇山异水,天下独绝10、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11、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12、十三、课文内容理解1、写出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和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2、全文共两段,第一段为总写,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4、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的特征。5、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中心:《与朱元思书》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富春江的秋景,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7、结构:第一段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第二段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第三段描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异水”来写;第二自然段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春江“异水”(水清、急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第三自然段写“奇山”(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或(雄奇高峻,充满情趣、树多):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8、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4分)(1)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表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2)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句中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3)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句中表现作者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重点)(向往自然、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积极心态)9、欣赏。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特点是水流湍急,快如飞箭奔马。作者在此连用两个比喻,将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势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10、讨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对这里的山水的总的评价,试根据作者的描写,分析这里的山“奇”在何处?*奇在“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句中连用“负、竟、轩、邈、争、指”等字,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写活了,似乎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