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本课的字词。2、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3、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知识链接1、。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本文是1861年11月25日,圆明园被焚毁后一年后,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回信。2、简介背景:1856-1860,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至1862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后,进逼北京。清朝皇帝逃往承德。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这里富丽堂皇的建筑和琳琅满目的珍宝让侵略军惊呆了。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他们就砸碎。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圆明园的大火烧了三天三夜。这座巨大宫苑烈焰腾起三天,余烟月余不息!往日辉煌的宫殿、参天的古树,都化为灰烬。据估计,当时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学习流程:1、给拼音写汉字。晨xī()箱qie()pie见()zang物()缀满()制裁()falang()huang()若月宫朱鹭()惊hai()jielue()荡然无存丰功伟绩不可名状独一无二富丽堂皇眼花缭乱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把信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和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分别画出来,细细品味。赞美圆明园的语句:讽刺侵略者的语句:3、中国是被掠夺者,我们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位法国作家却公开指责本国政府,为中国人鸣不平,这实在非常了不起。以给雨果写一封信的形式,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提示:1、你对雨果的观点如何评价?你对雨果产生了什么感情?2、英法联军的罪行,其根源是什么?3、雨果希望有朝一日法国政府将赃物归还中国,这个夙愿怎样才能实现?4、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有了什么觉悟和进步?5、雨果对亚洲文明,对中华民族创造力作了高度评价,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复兴时期,雨果的评价对坚定我们的民族的自信心有什么作用?【巩固提升】1、根据汉字加拼音赃()物()予(jǐ)珐琅()晨曦()掠夺()瞥见()箱箧()令人惊骇()眼花缭()乱2、根据释义写成语()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宏伟美丽,气势宏大。()箱子。()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为。()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不存在。()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伟大的功绩。也说丰功伟业。。3、①这是某种令人惊hài()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xī()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piē()见的亚洲文明的jiǎn()影。②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qiè()。他们手挽手,笑xī()xī()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5.选出没有运用反语的一项()A.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B.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C.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D.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二、整体感知6."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句话活化了两个强盗()A.凯旋而归的丑态B.狼狈为奸的丑态C.得意忘形的丑态D.尴尬的丑态7、本文作者雨果是19世纪()国着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和作家。他闻名世界的两部代表作品是《》、《》和《》。8、雨果认为圆明园是为谁而建?为什么?(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9、雨果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为什么用了不少反语?是用反语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