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课题九上古诗鉴赏课型复习课考点分析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因此古诗词赏析也成为近年来中考备考的一个亮点。诗词赏析题,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考生有创意地表达,但是如果考生能明确诗词赏析的类型及要求,进而把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学情分析古诗鉴赏是初中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历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要占5分的比重。它们借助高度凝练的语言创造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意境和形象。正因为诗歌的“言有尽而意无穷”,让很多同学面对诗歌鉴赏题“欲辨已忘言”,导致很多同学丢上两三分,甚至全军覆没。这节课,我们进行相关的训练,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迎考有所帮助。教学目标1.熟悉诗歌赏析的题目类型。2.掌握诗歌赏析的方法技巧。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熟悉诗歌赏析的题目类型。2.教学难点:掌握诗歌赏析的方法技巧。课前准备了解中考诗歌鉴赏考试题型,并做历年中考诗歌鉴赏的相关习题。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活动一:真题在线,明确名著考察方式这是2015年中考诗歌考察的题目:(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5分)山房春事(其二)【唐】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活动一:真题在线,明确诗歌鉴赏考察方式学生做题,并统计练习结果,明确真题考察点在哪里,自己的失误在哪里。12.日暮时分,群鸦乱飞,萧条破败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注】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12.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13.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3分)同学们,诗歌鉴赏在中考中占5分,要想在诗歌鉴赏题目上不失分,首先要明确考什么,怎么考。活动二:自主学习,明确诗歌鉴赏的考察要点及方式(一)明确中考对诗歌鉴赏的要求和考点。1、考查要点:形象感知型(包括鉴赏人物型、鉴赏景物形象、鉴赏事物形象、)语言品味型(炼字型、诗眼型、名句欣赏性、语言特色型)、表达技巧性(包括抒情方式、描写方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分析评价型(主旨领悟性、情感体味型、评价观点态度型)2、考查方式:(展示课件)A、鉴赏人物型:这首诗词(或某一句)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B、鉴赏景物形象:某某指什么?某某的寓意是什么?C、炼字型: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结合诗句评析某字的艺术效果。D、诗眼型:某字(词)是全诗的诗眼,为什么?全诗围绕某字展开,请结合全诗分析。E、名句欣赏型:某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F、语言特色型:这首诗在语言上有的景象。(2分,每个要点1分)13.拟人,反衬,以乐景衬哀情。(3分,每个要点1分)活动二:自主学习,明确诗歌鉴赏的考察要点及方式(一)明确中考对诗歌鉴赏的要求和考点。学生个体思考,并回答交流。师生共同明确诗歌鉴赏题的考察方式。学生自主复习九年级上册的诗词,同桌注重炼字题和画面题的交流。学生根据教师多媒体展示的考查方式,坐相应的笔记,以便以后把相应的答题技巧写上。(二)典例评析,探究做题技巧1.自己做相关的题,了解题型,总结做题技巧。什么特色?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G、表现手法: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语言上有什么特点?等。H、主旨领悟性:某句蕴含了怎样的道理?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等。I、情感体验性:抒发了诗词人怎样的情感?诗词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J、评价观点态度型:这首诗词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重点:注意探究炼字题型的答题方法和描摹画面题型的答题技巧。(二)典例评析,探究做题技巧敷浅原①见桃花刘次庄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②西。注释①敷浅原:古地名,在今江西境内。②画梁:彩绘屋梁。8.有人评价本诗“避俗避熟”、自出心裁,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2分)9.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2分)知者加速:相关中考题型练习2.交流互帮,明确答案【解题指津】1、写出了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