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阅读创新VIP免费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阅读创新_第1页
1/1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阅读创新【阅读】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对一对性状的观察得出了三条规律:(1)F1代的性状一致,通常和一个亲本相同。得以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未能表现的性状称隐性,此称F1一致性法则;(2)杂种F1代自交后产生的后代中,初始亲代的两种性状(显性和隐性)都能得到表达;(3)这两性状的比例总为3∶1。1900年起,有六位遗传学家先后都重复孟德尔的杂交实验,结果几乎完全一致(见下表)。以后各国的遗传学家又以不同的动植物材料来进行验证,发现孟德尔的推论具有普遍性,因此人们就把孟德尔的假说归纳为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从此成为遗传学的基本定律。六位学者重复孟德尔植物杂交实验的结果孟德尔不仅分析了两对基因的杂交,还研究了三对基因的杂交,从而推导出多对基因(n)杂交“组合系列的项数(3n)”,“系列的个体数4n”及保持稳定的组合数(2n),如原种有4个性状不同,这个系列就具有34=81个类别,44=256个体和24=16个稳定的类型;也就是说每256个杂种后代中,有81种不同组合,其中16种是稳定的。如果把这段论述用现代的术语来表达,那就是3n个F2的基因型,2n个F2的表现型,4n个F1配子的组合数。根据这个推论可以再延伸一下,列成下表。杂合体自交或互交时所产生的各种基因型表型数以及分离比基因对数F1配子类型F1配子组合F2基因型F2表现型分离比12432(3+1)1241694(3+1)23864278(3+1)34162568116(3+1)4n2n4n3n2n(3+1)n【探究】自己选择试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孟德尔定律。提示:(1)遗传学理想的实验材料有:豌豆、玉米、果蝇等。(2)亲本必须为纯种。(3)部分F1个体自交或同胞交配,验证F2的性状分离比;部分F1个体与隐性类型个体测交,验证F1产生的配子比。(4)获得足够数量的子代个体。(5)无雌、雄配子或胚胎的基因致死现象。用心爱心专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阅读创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