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文言文简单【五篇】1.小学文言文简单古人谈读书朱熹〔宋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认真,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来自朱熹)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来自曾国藩)译文天资聪慧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认真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一,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则绝对不会甘心居于下等;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心则必定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注释敏:聪慧。好:喜好。耻:以……为耻。知:通“智”,聪慧,智慧。厌:满足。诲:教导。谓:说。漫浪:随随便便。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急:要紧,重要。盖:在句首,发语词。士人:泛指知识阶层。恒:恒心。下流:下等,劣等。断:副词,表示绝对、一定。2.小学文言文简单囊萤夜读佚名〔唐代〕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译文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渊博,学问精通。他家境贫寒,不能常常得到灯油。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注释此文选自《晋书·车胤传》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囊: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袋子装”。胤恭勤不倦: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恭:谨慎的意思。博学:学识渊博。通:通晓。练囊:用白色绢子做袋。练:白绢,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白绢做”。以夜继日: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3.小学文言文简单精卫填海佚名〔先秦〕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译文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常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注释炎帝之少女:炎帝的小女儿。溺:溺水,淹没。故:因此。为:化为,成为。堙:填塞。下载后可任意编辑4.小学文言文简单书戴嵩画牛苏轼〔宋代〕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译文蜀中有一位杜处士,喜好书画,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数百件。其中有戴嵩画的《斗牛图》一幅,他特别喜爱,于是用锦缎作画套,又用玉装饰卷轴,并常常随身携带。有一天,他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道:“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吗?牛在互相争斗时,力量用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互相争斗,错了。”杜处士笑了笑,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古人说:“种田要问耕种的农民,织布要问织绢的婢女。”这个道理是不变的。注释戴嵩(sōng):唐代画家,善画牛,有《斗牛图》。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蜀中:四川。杜处(chǔ)士:不详。苏轼有《杜处士传》,是将众多药名谐音连缀而成的。处士,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荀子·非十二子》:“古之所谓处士者,德盛者也。”好(hào):喜爱,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