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学堂―――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之感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一中(454694)侯宪政10月27日,我校三十余名教师在李维明校长的带领下,到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该校的课堂教学。经过深入课堂听课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所学校的课堂真正由讲堂变成了学堂,教师与学生完全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独具特色的氛围设计。走进教学楼,走廊北边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幅名生名言。这样的设计真是别出心裁,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学校的主人。教师完全走下讲台,扮演导演角色。教室内没有设置讲台,铲除了教师讲课的土壤。教师一改过去绘声绘色、滔滔不绝地讲授,消除了独占课堂的欲望,把心用在观察、发现、点拨等方面。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每班学生分六组,每组8人,课桌背靠背,学生面对面,一边4人。这种设计便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例如:上课前,科代表检查上节课学过的基本概念,学生们站在黑板前书写答案。然后,抽每组一名同学到黑板前抄题,再抽学生到黑板上做题,在抽学生到黑板前讲解答案并谈谈做题思路。教师只对学生有疑惑的问题进行讲解。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李欣老师上的展示课《江山多娇》,有小组组员合唱歌曲的,有学生声情并茂朗诵的。整个课堂色彩纷呈,且主题不乱,学生的个性能够充分发展。课堂展示六环节的节,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平台。在六环节中,“预习交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明确目标”——师生共同制定;“分组合作”——学生之间互相研讨、交流合作;“展示提升”——学生可唱、可跳、可读、可写,课堂成学堂,学堂成乐堂,“穿插巩固”——学生以强化基础知识为主;“达标测试”——生生互测,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杜郎口中学的讲堂真正变成了学堂,教师深挖学生的潜能,学生的学习习惯、时间观念、行为习惯、创新能力都得到提高。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改革的模式的效果是显著的。教学成绩逐年上升,2004年居聊城市第二名,2005、2006年蝉联市第一名。对于这种教学改革的理念,校长曾对记者说“如果把老师比作牧羊人的话,他不再把嚼碎的草喂给羊,而是把羊引向芳草鲜美的深渊。”但愿杜郎口中学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