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VIP免费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_第1页
1/1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对张佩玲老师课的点评今天早晨,天下着毛毛细雨,但教研督导老师仍如约来到我校进行调研,我们也有幸随着督导老师来到张佩玲老师执教的初三(9)班,随着张老师响亮的“上课”声,我们也进入了陆蠡的《囚绿记》世界。《囚绿记》,是作者杭日战争一年后写的,文中回顾了一年前在北平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作者运用借物抒情、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采用优美清丽、节奏舒缓、色彩忧郁的语言,把他对绿的深深热爱,对祖国的无比忠诚融贯其中。因年代较远,又是散文,故一般教师上公开课很少挑选此文,张老师富于挑战,敢于啃硬骨头,挑战此文,可敬可佩。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张老师执教此文正是秉承这一原则,貌似随意,实则是精心掌控,似无意间巧妙地完成自己的教学目的。张老师富有激情,一上课就把学生带入了绿的世界,利用身边资源,从班级布置、板报布局说起,并请学生吟咏诗句导入课文,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极富煽情性,显示出教者驾驭课堂的能力。语文课,它姓语,毋庸置疑,语言的魅力是其他课无可比拟的,张老师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轻重分明的语气、丰富多样的肢体语言来解读文章、品味文章,令人记忆深刻。笔者认为,语文课,每上一课,学生有一点收获也就足矣。张老师在领学生听读课文后,要求学生复制内容,哪怕记住文中一句话也行。学生说出了文中的一句话,教者进行高度的评价,以后学生哪怕在文章中或话语中学会一句,教者就心满意足了,我们也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在课的结尾“感悟绿意”环节中,教者卒章显志,首先提出被囚的“绿友”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你有何感想?接着追问:看到常春藤的形象,我的感受如何?从而得出:绿是不屈服于黑暗、顽强与黑暗作斗争的象征。本文咏物抒情,表达对光明的向往之情。教无定法,就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重要的是你用心地去读它,去感悟它。我想张老师是在她对文本的认真解读的基础上才对《囚绿记》作了如此的教法。看着讲台上热情洋溢的她,我不禁想到了我们刚刚学过的古文《与朱元思书》中的一句话“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我觉得用此句来形容张老师这节课是最恰当不过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中小学资料+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精美课件,值得下载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