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二(三年级)武术教学设计禧和小学何翔水平二(三年级)武术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水平二的武术教学,应注重加强基本功、基本动作和简单的武术动作组合的学习为主,强化武术意识,以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和参与意识。简单易行的练习内容符合了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的特征,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注意循序渐进,增进健康,有较强的时效性,加强了武德和思想教育,逐渐养成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在动作组合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合作互动、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自尊与自信。另外关注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激发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安全意识,养成遵守纪律、活泼有序地良好习惯。二、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位置在小学体育教材中,武术内容是在水平二的教材中出现的,学生在水平一完全没有接触过武术学习的情况下,主要是以了解武术的意义,学习武术的基本手型、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在三年级中学习)、简单的武术组合动作(在四年级中学习)为主,为水平三的武术串联动作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2、教材教育的价值武术是一项具有我国民族风格的传统体育健身项目,它具有健身、健心、防病祛病和防身自卫等多种功能,其内容博大精深,绚丽多彩,同时也是人们生活中实用的技能。它对于从小认识、学习、掌握祖国的传统技术,强健筋骨,锻炼意志,激发热爱祖国体育文化的激情,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与身体、心理和谐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三年级的武术教学,主要目的是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初步体会武术的特点,增强各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体现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要求,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伍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三、学情分析1.三年级的学生具有对新鲜事物以及新型项目的好奇心,对体育活动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在认知能力上已有所提高,具有一定的自学自练的能力,并通过合作的方式较准确的掌握武术的动作方法,增强自信心,提高对武术的兴趣,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2、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武术教材是刚刚接触,因此只是在之前通过媒体及其它形式对武术有一知半解,并没有武术基础,对武术的内涵(精、气、神等)理解能力差,况且这个阶段的学生自控能力还不是太好,对于有的基本技能还不能很好的掌握。所以教材处理过程应侧重抓住动作路线,展开分解武术的基本手型、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练习。三年级的学生在掌握组合动作方法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应该耐心细致的教学,采用多种方式强化动作的掌握。四、单元教学目标综合考虑课标、教材、学生三方面的情况,从可达成和可检测的要求出发,将水平二武术基本手型、基本功、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组合在一起,并放在一个较大单元里进行教学。单元里的各课次采用连续排列法编排,执教的课时数为6节整个单元教学目标为:1、学生经历武术认知过程,能说出武术基本手型、基本功、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等动作名称,理解武术的意义及健身、健心的功能。2、通过单元学习,学生能完成武术的基本手型、基本功、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在集体练习中达到熟练程度。3、单元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能表现出积极学练,兴趣浓厚,踊跃展示,互帮互助等学习行为,打出武术的精、气、神。五、单元教学中目标落实措施及检测方法课次任务与要求重点难点组织教法与措施1了解武术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是民族体育精神。学习基本功,掌握基本的各种压腿、踢腿的方法,为学习武术动作打好基础。要求:压腿、摆腿动作到位。姿势正确1、师生观看有关武术的录像。2、教师介绍有关武术的文化及精髓。3、教师逐个讲解、示范基本功中各种压腿的方法。4、学生集体练习。5、学分组合作练习。6、教师个别辅导。7、优生展示。2学习基本手型和基本动作中冲拳和推掌的动作方法,形成正确的姿势,培养良好的武德。要求:手型正确、步法姿势到位。动作到位1、教师分别讲解并示范拳、钩、掌的基本手型动作。2、学生集体模仿练习。3、教师分别讲解并示范冲拳和推掌的基本动作。4、学生集体练习。5、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