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礼物”――学习与探究之二教材内容活动课是考查学生搜集、分析、整理、加工资料能力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是学生对历史知识做出更深刻、更理性认识的学习方式。本课企图通过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对工业革命给人类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带来的变化作一深刻的探讨,来探究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一、教学目标正确理解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学习查找历史资料的方法与途径。对查找到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并以适当形式再现历史情境,从而体会在工业革命影响下,人们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想观念等发生的深刻变化。通过将工业革命的影响与现实社会比较,学习从历史角度了解过去、认识今天、认识社会、探索未来。通过个人特长的发挥和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协作,体验个人价值实现的愉悦,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利用所学相关知识,正确理解工业革命给人类的影响;通过对工业革命的了解,感受它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二、活动准备(一)学生准备1、根据老师的建议,查找与工业革命影响相关的资料。2、可以独立或多人合作制作相关模型。(二)教师准备1、教师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查找资料,主要是关于工业革命影响方面的资料,如对我们现在的衣、食、住、行带来的影响等。其次可以利用相关图片,主要是工业革命时期的珍妮机,改良的蒸汽机车、火车机车等,来介绍正是由于这些机器的发明与应用,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2、利用各种方式找相关资料,做到心中有数,或提供给找不到资料的同学,准备相关的地图。3、策划本次活动的主要形式与流程。三、教学过程(一)设计思路本节课是一节“学习与探究”课。这种活动课与常规课所不同的是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包括准备的全过程。而且受客观条件限制比较多,对师生配合要求比较高。如果设计合理,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否则学生会觉得“没意思”,结果适得其反。在本节课设计中,首先第一环节,学生表演历史剧“西游记”,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感受东西方的不同;第二环节,“打开礼包”,学生分组在10分钟内将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礼物”找出来,由组长交给评委,按正确率记分,决出优胜组;第三环节,“你评我议”,学生求新求异,突破常规,发散思维,从而对工业革命有一个深刻的、理性的理解。(二)教学媒体黑板、道具等(三)课堂展示课堂导入:播放《西游记》影视片段,引入我们学生自己设计新版的历史剧《西游记》,并做一介绍。活动过程:本次学习探究过程由教师与课代表共同主持完成,分三大环节:(1)请您欣赏;(2)打开“礼包”;(3)你评我议。首先由教师导入进入第一环节:请您欣赏――最新版本“西游记”。师:同学们,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部课堂剧中有我们这次学习探究的内容,即“工业革命带给我们的‘礼物’”。(同学们带着极大的兴趣和相关的问题欣赏“西游记”。通过课本剧“西游记”的编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编写水平,还能让他们就所查阅到的相关资料进行有效的加工、整合,进行合理的归纳、综合,从而达到材料为我所用。同时还可以锻炼他们分工合作的意识,增强集体观念。后附课本剧――“西游记”)观看完剧本之后进入第二环节“打开礼包”。主持人:既然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礼物”了,那我们就打开这一礼包,一起看一看它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礼物”。规则是:以小组为单位,每一组选出一名代表,在五分钟的时间内,将其他成员想出的礼物统计在一张纸上,以说出多者为胜,累计加分学生:(表现得很积极,每组的组长负责将他们的讨论结果记下来,同学们为了给自己组争得更多的分数,在认真地细数课堂剧中能涉及到的“礼物”,真可谓绞尽脑汁,最后每组将找到的“礼物”一一呈现出来,由老师与同学们共同来确定每组找到的“礼物”。为公平起见,要将结果交到由同学们推选出的两名监督员手中)(此环节是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参与,不仅考查他们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关注,更重要的是鼓励他们积极踊跃地将与工业革命有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从课堂剧中、从所知道的资料中找出来,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