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合格考内容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1.工业联系(1)工序上的联系:如上图所示橡胶厂、玻璃厂等工厂的产品成为汽车制造厂的原料,即产品与原料的联系。(2)空间利用上的联系:共用基础设施、共用当地廉价劳动力等,如我国很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2.工业集聚有工业联系的企业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其意义如下所示:3.工业地域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分散原因分散结果适宜类型支持条件①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②有些生产企业所需的零部件不可能在同一地区生产引发工业的地域联系,促进地域之间的人员、物质和信息等的流动①轻薄短小型产品的生产企业;②复杂产品的生产企业①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②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三、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1.传统工业区典型地区其他代表性地区分布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等形成条件丰富的煤炭资源丰富的煤、铁资源主要工业部门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以钢铁等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工业分布高度集中2.新工业区典型地区意大利新工业区美国硅谷分布意大利的东北部和中部地区美国西部城市:旧金山主要特征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共同特点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工业呈分散分布,生产专业化程度高[名师注解]【注1】工业联系除了工序上的联系和空间利用上的联系以外,还有信息上的联系,如北京中关村众多电子厂家之间的联系。【注2】同样是汽车生产企业,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地区其生产布局的形式也不相同。如福特公司在全球分散布局,寻找最优区位,降低生产成本;我国的汽车工业多以集聚方式布局,减少运费,便于交流和技术创新,获取规模效益。【联】工业分散规律工业分散一般把处于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进行转移,而把产品设计、研发、品牌等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保留在本地。产业转入地应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增加产品竞争力,加强品牌效应。【记】数字“一、二、三、四、五”联想法记忆传统工业区的有关知识一个核心:大型工业企业。二个区位条件:煤、铁。三个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四个典型地区: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五个工业部门: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注3】传统工业区并不都是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期的传统工业区多是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后来临海型布局的工业区,如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也属于传统工业区。【注4】新工业区并不等同于高新技术工业区新工业区有多种类型,其中两种形式最典型:一是新发展起来的,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如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二是以高新技术为龙头发展起来的新工业区。因而高新技术工业区只是新工业区的一种。考点一工业地域的形成(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的联系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工业分散是工业过度集聚后产生的现象,其结果又形成了新的工业地域。其关系具体图解如下:(二)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的对比原因优点缺点工业集聚运输量大的核心厂与协作厂之间存在投入—产出的联系;共用基础设施或劳动力资源减少运费和能耗,降低成本;加强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环境污染严重,能源资源供应紧张工业分散工业企业过度饱和,地价、工资上涨,资源紧张,污染严重;产品的运费价格低或产品的零部件种类繁多利用廉价土地、原材料,占领市场,寻求最优区位,降低成本,利于环境保护增加运输成本,难以发挥规模集聚效应(三)工业分散的目的和一般规律1.两大目的:工业分散有助于缓解老工业区用地、用水紧张状况,减轻环境污染;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地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选择规律:不同企业在不同时期区位选择目的不同,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常见的规律如下:工业区位选择目的选择在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最可能是该地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选择人口众多的大城市或发达地区最可能是该地市场广阔选择在发达地区可能是该地科技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