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高三地理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复习学案掌握等等温线图和等降水量线图的一般规律、判读方法及其应用。:以区域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及有关文字信息为背景,考查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考点一:根据等温线数值特点判断南北半球等温线数值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向南递减为南半球。考点二:判断陆地和海洋(或者判断月份)1、7月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向南弯曲;2、1月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向北弯曲。问题1:(1)下列等值线图中,表达正确的是()读右图某区域气温等值线图,回答问(2)~(3)题。(2)该图表示月份是()A.7月B.l月C.10月D.5月(3)导致该月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原因是()A.海陆分布和降水B.海陆分布和地形C.地形和大气环流D.暖流和地形考点三:判断等温线的疏密情况,比较温差的大小1、一般情况下,等温线分布密集的地区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2、从世界和我国等温线分布图可以得出等温线分布与温差大小时空变化规律:例如:①冬密夏疏;②温带密、热带疏;③陆地密、海洋疏。考点四:判断寒、暖流1、寒流:等温线由温度值低的向温度值高的弯曲。2、暖流:等温线由温度值高的向温度值低的弯曲。问题2:下图中,能够表示南半球暖流的是()考点五:判读等温线的走向分析等温线与纬线、海岸线、地形和洋流的关系等温线的走向有以下几种类型:1、在陆地上等温线(或其它等值线)发生弯曲、密集或者闭合,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2、在海洋上等温线(或其它等值线)发生弯曲或者闭合,主要影响因素是洋流;3、等温线(或其它等值线)与纬线大致平行,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4、等温线(或其它等值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和洋流(区分在于沿岸地形)。问题3:右图为我国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第(1)题。(1)影响图中28℃等温线分布主要因素()①太阳辐射②海陆分布③地形因素④大气环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①图中曲线为某海域等年降水量线,读右图完成(2)~(3)题。(2)图示海域年降水量数值分布的主要特点是()A.由近海向外海递增B.由近海向外海递减C.由南向北递增D.由中部向四周递减(3)若要推断乙地的气候类型,着重考虑的因素有()A.洋流、地形、大气环流B.经度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C.天气状况、人类活动、地形D.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考点六:等温线判断地形类型1、山地等温线呈闭合状态,且越往中心处,等温线数据越小。2、盆地等温线也是呈闭合状态,但越向中心处,等温线数据越大。问题4:读“我国某地1月等温线图”,回答问题。(1)A处的地形是,判断理由是;(2)B处地形可能是。考点七:等降水量线的判读1、一般地,年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并且年等降水线数值一般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小。2、内陆盆地一般为少雨中心,年等降水量线多为闭合曲线,且四周向中心数值越来越小。迎风坡一般成为多雨中心,背风坡一般成为少雨中心,年等降水量线多与等高线平行。注意:一座完整的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只有迎风坡一面的山地,地势高的地方,水汽抬升明显,地势低的地方,水汽抬升不显著,降水少。问题5: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分别判读甲、乙两地的降水量。并分析甲、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问题6:读图说出Y半岛降水的特点,并分析原因。等压线图的判读:掌握等压图的一般规律、判读方法及其应用。:以高压线图为背景,判断风向、风力大小和天气状况。考点一:高压、低压判断1、高压中心、低压中心: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值较低的为低压中心,反之为高压中心。2、低压槽、高压脊:画图略3、天气状况:高压(脊)中心为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低压(槽)中心为上升气流,阴雨天气。问题1: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图,利用它可以判断气压系统、风与天气。(1)图中①~④中低压中心是;高压中心是;低压槽是;高压脊是。(2)如图所示,M、N两地风力大小比较;N地的风向是。(3)如图所示①~④中,天气阴雨天的是;天气晴朗的是。考点二:根据等压线稀疏判断风力大小1、风向:①在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在北半球,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