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诸子百家【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1.知道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2)了解孟子、老子、韩非子等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的基本史实。(二)能力目标:(1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了解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2)把握孟子的主张及其名言警句。(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孔子及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2)认识孟子许多名言警句对后世的深远影响。(3)认识老子的思想,韩非子的思想及影响。【二、教学要点】教学重点: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教学难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三、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题目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题目。1、在诸子百家中,学派对后世的影响最大,其创始人是后期的。2.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他的思想核心是和。同时,他还是一位大教育家,一生提出了许多关于教育教学的方法。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论收集起来,编成了一书。3.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著有一书。他把孔子“仁”的理论推广发展为思想,主张。重视人的作用,认为是政权兴亡,战争成败的关键。4.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它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并著有(又名)一书流传下来。5.战国末期的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并著有一书。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了理论,后来被秦始皇所采纳。【四、合作探究】(一)想一想1.课本P104页阅读与思考。2.课本105页思考与讨论?3.课本P105页理解4.课本106页复习与议论。(二)试一试试用表格归纳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和著作百家学派诸子代表观点著作【五、课堂检测】1.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春秋战国时期,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侵略战争的思想家是()A.墨子B.孟子C.庄子D.韩非2.下列思想家中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的是()A.韩非B.墨子C.庄子D.孟子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这句话所反映的教育思想是()A.注意因材施教B.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C.不问贵贱,广收门徒D.对学过的知识要按时复习4.下列学说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的是()A.孔子的学说B.老子的学说C.墨家的学说D.韩非的思想5.法家思想中最受战国统治者赏识的思想是()A.社会改革的思想B.法治思想C.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思想D.大力发展军事的思想6.阅读下列材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请回答:(1)上述内容是谁的名言?(2)对你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3)我们应怎样评价他?(4)假如你想了解有关此人的言行,你最好翻阅哪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