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戊戌变法学习目标1.我要掌握公车上书及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2.我能理解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学习难点)学习过程一、快乐自学巧妙记忆(1)快乐自学学生带着目标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本课大概内容,试着找出本课的重点,并完成好自学检测。自学检测1.1895年,《_______________》签订后,_______、____________发动“公车上书”,影响:揭开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日维新的背景:______年,德国强占__________,康有为几次上书光绪帝,陈述民族危机的严重性和维新变法的重要性。________年,____________颂布诏书,宣布变法,史称____________。变法的主要内容为:(在课本上打记,主要有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四个方面)______年__月__日,____________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废除变法法令,变法失败。这次变法维持了103天,又称___________。戊戌变法的意义:是一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是一次_______________。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启示: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巧妙记忆比比谁记得最快最准,并写下自己有效而独特的记忆方法。二、小组合作探求真知1.戊戌变法的哪些内容对封建旧势力冲击最大?2.你认为戊戌变法失败仅仅是慈禧太后发动政变造成的吗?为什么?学生质疑师生解疑四、课堂小结时间: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当堂训练必做题1.使康有为、梁启超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警醒并要求变法的事件是()A.洋务运动的失败B.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C.鸦片战争的失败D.谭嗣同等六人被杀2.戊戌变法时期,在狱中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仁人志士是()A.蔡锷B.梁启超C.康有为D.谭嗣同3.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指的是()A.康熙帝B.道光帝C.光绪帝D.同治帝4.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质是()A.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B.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的斗争C.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D.西方文化与传统儒学的斗争5.关于戊戌变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B.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C.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D.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历史诊断:与史相符打(√)不符打(×)1.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2.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了“戊戌变法”()3.康有为、梁启超掀起戊戌变法的目的是推翻慈禧太后。()(选做题)阅读下列材料:密召朕思考时局艰难,不变法不足以救中国,不去守旧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则不能变法,但是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劝谏,太后更生气。现在朕位几乎不保。你们康有为、杨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应妥当秘密筹划,设法相救。请回答:这道密召是清代哪一位皇帝在哪一年下发的?(2)密召中提到的“变法”是指什么?密召中的“皇太后”是指何人?最终,她如何对待皇帝和变法人士的?她这样做的最主要的原因戊戌变法是什么?(4)密召中提到的康有为、谭嗣同等人,为挽救变法,曾求救于谁?结果如何?学法总结反思提升第6课戊戌变法探究题:1.裁撤机构、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的特权、改科举、废八股、裁汰旧军等对封建旧势力冲击最大。2.不是,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只是变法失败的直接原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戊戌变法的失败是必然的。从根本上说,是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软弱性,不想翻清政府的统治,脱离广大群众,幻想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进行自在而下的改革。从客观上来看,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变法一开始就遇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袁世凯骗取维新派和光绪皇帝的信任,然后又出卖维新派,这就注定了这场运动的失败。必做题:1—5BDCCD历史诊断:1—3√××选做题:(1)光绪帝在1898年下发的(2)戊戌变法(3)慈禧太后囚禁光绪帝,搜捕杀害维新变法人士(4)袁世凯,结果被袁世凯出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