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子的发现一、阴极射线1.阴极射线科学家用真空度很高的真空管做放电实验时,发现真空管阴极发射出的一种射线,叫做阴极射线.2.阴极射线的产生阴极射线是一种带负电的粒子流.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使阴极射线在磁场和电场中产生偏转,来确定射线微粒的带电性质.3.阴极射线的特点(1)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2)碰到物体可使物体发出荧光.电子的发现是与阴极射线的实验研究联系在一起的,而阴极射线的发现和研究是从真空放电现象开始的.1858年,德国物理学家普吕克在利用德国玻璃工盖斯勒发明的盖斯勒放电管研究气体放电时,发现对着阴极的管壁上出现了美丽的绿色荧光.1876年德国物理学家戈德斯坦证实这种绿色荧光是由阴极上所产生的某种射线射到玻璃上产生的,他把这种射线命名为“阴极射线”.“阴极射线”到底是什么?提示:带负电的粒子流(高速电子流).这个问题曾引起了物理学界一场大争论.法国物理学家大多认为阴极射线是一种电磁波(以太波),英国的物理学家则认为是一种带电粒子流,这一争论持续了二十年,促使许多物理学家进行了很多有意义的实验,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这场争论最后由J.J.汤姆孙解决了,他用实验表明阴极射线就是带负电的粒子流.二、电子的发现1.汤姆孙的探究方法及结论汤姆孙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判定,它的本质是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求出了这种粒子的比荷.汤姆孙用不同材料的阴极和不同的气体做实验,所得的比荷都是相同的,是氢离子比荷的近千倍.汤姆孙直接测量了阴极射线粒子的电荷量,得到这种粒子的电荷量大小与氢离子电荷基本相同.后来把组成阴极射线的粒子称为电子.2.汤姆孙的进一步研究汤姆孙的新发现:不论是阴极射线、β射线、光电效应中的光电流还是热离子发射效应中的离子流,它们都包含电子.结论:它是从原子中发射出来的,它的质量只比最轻原子的质量的两千分之一稍多一点,由此可见,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是比原子更基本的物质单元.3.对电子的认识电子电荷量e=1.6×10-19C,是由密立根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测出来的.密立根发现,电荷是量子化的,任何电荷只能是e的整数倍.电子质量m=9.1×10-31kg,质子的质量与电子的质量的比值:=1_836.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内部呈现的复杂的结构,不断地吸引着人们去探索.现在利用先进的手段已经能够“看到”或“拿起”一个原子,但在19世纪,实验手段和设备相当简陋,人类只能运用观测的现象推测原子内部的情景.汤姆孙在研究原子结构方面取得开拓性的成果.汤姆孙在当时是通过什么样的实验发现电子的呢?提示:汤姆孙是在研究气体放电产生阴极射线的实验中发现电子的.考点一对阴极射线的认识1.对阴极射线本质的认识——两种观点(1)电磁波说,代表人物——赫兹,他认为这种射线的本质是一种电磁辐射.(2)粒子说,代表人物——汤姆孙,他认为这种射线的本质是一种带电粒子流.2.阴极射线带电性质的判断方法阴极射线的本质是电子,在电场(或磁场)中所受电场力(或洛伦兹力)远大于所受重力,故研究电磁力对电子运动的影响时,一般不考虑重力的影响,其带电性质的判断方法如下:(1)方法一:在阴极射线所经区域加上电场,通过打在荧光屏上的亮点的变化和电场的情况确定带电的性质.(2)方法二:在阴极射线所经区域加一磁场,根据亮点位置的变化和左手定则确定带电的性质.【例1】如图所示,在阴极射线管正上方平行放一通有强电流的长直导线,则阴极射线将()A.向纸内偏转B.向纸外偏转C.向下偏转D.向上偏转先判断出直导线下方电流产生的磁场的方向,再由左手定则即可判断出阴极射线的偏转方向.【答案】D【解析】长直导线的电流方向向左,由安培定则可判定直导线下方所处磁场垂直纸面向外,由于电子从负极射出,根据左手定则可判定电子向上偏转,即阴极射线将向上偏转.总结提能本题综合考查了电流的磁场、左手定则以及阴极射线的产生和实质.(多选)关于阴极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A.阴极射线就是稀薄气体导电的辉光放电现象B.阴极射线是在真空管内由阴极发生的电子流C.阴极射线是组成物体的原子D.阴极射线沿直线传播,但在电场、磁场中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