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种群的增长方式1.在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下,种群会呈指数增长。2.在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的条件下,种群会呈逻辑斯谛增长。3.指数增长曲线又称“J”形增长曲线,逻辑斯谛增长曲线又称“S”形增长曲线。4.环境容纳量(K值)是指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5.K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K值就改变。考试内容必考加试(1)种群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2)环境容纳量(3)活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baba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1.实验原理(1)在无菌葡萄糖溶液中,酵母菌繁殖很快,迅速形成一个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通过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细胞计数,可以测定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随时间而发生的数量变化。(2)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和酵母菌培养液的浑浊度之间呈正相关,浑浊度可以用比浊计(或比色计)进行测定。2.材料用具酵母菌贮用培养液、无菌葡萄糖溶液、血细胞计数板、盖玻片、移液管(或移液枪)、滴管、有螺旋盖的试管、试管架、记号笔、直尺、坐标纸、比浊计(或比色计)、显微镜。3.实验步骤(1)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预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2)配制样品1同样的方法配置样品2。(4)样品1、2浑浊度测定:每天(双休日除外)用比浊计(或比色计)测定各试管的浑浊度。4.注意事项(1)通过配制多份样品,多次取样计数,求“平均值”,可以提高计数的准确性。(2)试管B起对照作用,试管B变浑浊是因为无菌葡萄糖溶液自身发生变化或受到杂菌污染引起的。(3)培养基的成分、空间大小、pH、温度等均会影响到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试分析其原因。提示:这是为了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以保证估算的准确性。2.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酵母细胞计数时,有哪些注意事项?提示:(1)小方格内细胞计数的顺序为:左上→右上→右下→左下;(2)对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只计左线和上线的细胞;(3)若多个细胞粘连成团,要计数团块中的每一个细胞;(4)若酵母菌正在出芽,如芽体体积超过细胞体积的1/2,算独立个体;(5)若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则继续稀释,然后重新计数。血细胞计数板及细胞数的计算(1)血细胞计数板(如下图所示):血细胞计数板由一块厚玻璃片特制而成,其中央有两个计数室。每个计数室划分为9个大方格(如上图A所示),每个大方格的边长为2mm,厚度为0.1mm。每个大方格的体积为2×2×0.1=0.4mm3。因此,每个大方格的细胞数乘以2500就等于每毫升体积内的细胞数。另外,中央大方格以双线等分为25个中方格(如上图B所示),其中四个边角中方格和中央中方格实施计数。每个中方格又等分为16个小方格,因此共要对5×16=80个小方格实施计数。(2)计算公式:1mL中酵母细胞个数=(8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80)×400×2500×稀释倍数。种群的增长方式1.指数增长(1)条件: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2)特点:起始增长很慢,但随着种群基数的加大,增长会越来越快,每单位时间都按种群的一定百分数或倍数增长,其增长势头强大。(3)曲线形态:“J”形增长曲线(如图所示)。(4)实例:细菌在有限时间内的人工培养。2.逻辑斯谛增长(1)条件: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的条件。(2)曲线动态:“S”形增长曲线。模型如图:(3)环境容纳量(K值):指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4)特点:起始呈加速增长,K/2时增长最快,此后开始减速增长,到K值时便停止增长或在K值上下波动。(5)实例: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1.分析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曲线为种群数量增长的“J”形曲线,还是“S”形曲线?该类曲线有无K值?增长率是否发生改变?提示:“J”形曲线;无K值;增长率不变。(2)在什么情况下种群数量增长符合上图所示曲线?提示:①实验室条件下。②当一个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适宜环境中最初的一段时间内的增长情况。2.分析种群数量增长的“S”形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为什么?提示:不是,因为环境条件变化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