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应用层面——“位、构、性”关系的综合推断元素推断题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于一身,具有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的特点,是每年高考全国卷的必考题型,特别是近几年试题中,元素推断题的灵活性和综合性逐年增强,主要表现在条件渗透交叉、题眼隐藏较深等,增加了考生寻找题目题眼的难度。解答这些元素推断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其考查主要有以下三种题型,其解题思路如下图。题型一依据元素原子结构的特征推断元素利用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特征为元素推断的突破口,是元素推断的重要类型之一,题目通常以文字叙述的形式给出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位置关系等关键信息。解题时可结合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元素的特殊性质,对元素进行合理的推断。[典例1]有五种元素X、Y、Z、Q、T。X元素为主族元素,X原子的M层上有两个未成对电子且无空轨道;Y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3d64s2;Z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有一个空轨道;Q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T原子的M电子层上p轨道半充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元素Y和Q可形成化合物Y2Q3B.X与T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前者的酸性比后者强C.X和Q结合生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D.ZQ2是极性键构成的直线形分子[解题流程]第一步:挖掘题干信息,确定元素名称第二步:依据元素周期律,判断选项的正误选项判断依据结论AFe与O可形成化合物Fe2O3正确BS的非金属性强于P,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2SO4>H3PO4正确CX(S)与Q(O)结合形成的化合物为SO2、SO3,均为共价化合物错误DCO2分子中碳氧原子间为极性键,为直线形结构正确[答案]C[备考方略]1.根据1~36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点推断元素(1)原子核内无中子的原子是H。(2)最外层s原子轨道只含一个单电子的短周期元素是H、Li、Na。(3)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C。(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是O。(5)短周期元素中,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是H、Be、Al。(6)短周期元素原子的价电子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的是N和P。(7)N层过渡元素中,外围电子排布处于半满状态的是Cr。(8)N层过渡元素中,外围电子排布处于全满状态的是Zn。(9)前四周期元素中,价电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Cr。(10)第四周期元素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次外层的所有原子轨道均充满电子的是Cu。2.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三大规律推断元素(1)最外层电子规律最外层电子数(N)3≤N<8N=1或2N>次外层电子数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ⅢA族~第ⅠA族、第ⅡA第二周期(Li、Be除置ⅦA族族、第Ⅷ族、副族、0族元素氦外)(2)“阴三、阳四”规律某元素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若为阳离子,则位于第四周期。如S2-、K+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则S位于第三周期,K位于第四周期。(3)“阴上、阳下”规律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若电性相同,则位于同周期,若电性不同,则阳离子位于阴离子的下一周期。如O2-、F-、Na+、Mg2+、Al3+电子层结构相同,则Na、Mg、Al位于O、F的下一周期。[对点练1]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c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c与d同周期,d的原子半径小于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B.它们均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C.只有a与其他元素生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D.b、c、d分别与氢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均为极性共价键解析:选D短周期元素中M层电子数是1,则a的核外电子排布是2、8、1,a是Na元素;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则b核外电子排布是2、4,b是C元素;c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则c是S元素;c、d的原子处于同一周期,d的原子半径小于c,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d是Cl元素。A项,在上述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Cl元素,正确;B项,Na可以形成Na2O、Na2O2两种氧化物,C可以形成CO、CO2两种氧化物,S可以形成SO2、SO3两种氧化物,而Cl元素则可以形成Cl2O、ClO2、ClO3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正确;C项,Na是金属元素,可以与非金属元素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