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考点梳理梳理•考点清单考点一走进分子世界1.分子模型(1)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称为分子;(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大小: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m.2•分子动理论(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2)分子处在地无规则运动中.扩散现象证明了这一结论扩散是指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的现象;(3)分子间不仅存在力,同时也存在力•考点二静电现象1.摩擦起电(1)定义: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作摩擦起电;(2)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产生了电荷,只是将电荷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2.两种电荷(1)自然界只有种电荷•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的是电荷;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的是电荷;⑵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3.常见的静电现象干操天气脱毛衣时有“噼啪”声、闪电、静电复印、静电植绒等.考点三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1.探索更小的微粒(1)历程: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汤姆生发现了,进一步认识到原子是由和构成的,原子对外(选填“显示”或“不显示”)电性;(2)更小微粒:原子核是由和构成的,带正电荷,不带电•电子带电.和又是由夸克构成的.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1)建立: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类似于的结构模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模型:原子是由带电荷的和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的,且数量相等;原子核位于原子的,受到原子核的吸引绕核高速运动.考点四宇宙探秘1.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1)历史进程: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提出了以为宇宙中心的“地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了,牛顿创立了理论,使人们第一次用统一的理论来认识神秘的天体运动;(2)恒星:星空中大部分星的相对位置似乎是不变的,我们称这些星为,实际上它们是的•2•宇宙起源(1)起源:宇宙是一个有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是有起源的、的和演化的.它起源于约137亿年前的一次;2(2)证据:根据推断,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它提供了宇宙膨胀的证据.(3)光年:光年是指光在中传播一年所经过的距离,它是单位.突破•重点难点重难点一分子动理论例1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B.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C.春天来了,怀化乡村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D.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技法点拨】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的运动只能通过扩散现象表现出来,而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我们能看得见的宏观微小颗粒的运动是机械运动而不是分子运动,更不要把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误认为是分子的运动.如:扫地时看到的灰尘飞扬是机械运动;铁生锈是化学变化不是分子运动.例2(2017•桂林)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之间没有空隙B.分子的运动是规则的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D.肉眼可以直接看清分子的形状【技法点拨】熟记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关键.分子运动论内容:物质的构成、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注意:(1)莫把物体宏观的形变现象误认为分子间有空隙;(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当分子间距离较小时,斥力起主要作用,分子间距离较大时,引力起主要作用.重难点二静电现象例3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是由于()A.电子从毛皮转移到了橡胶棒B.电子从橡胶棒转移到了毛皮C.质子从毛皮转移到了橡胶棒D.质子从橡胶棒转移到了毛皮【技法点拨】从摩擦起电的实质进行解答.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荷,得到电子的物体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注意:无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接触带电,其实质都是电子的转移,切莫误认为带电体所带的正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移动到另一个物体.例4现有三个轻质小球,实验发现其中任意两个小球相互靠近(未接触)都相互吸引.由此可判断()A.两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带正电B.两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C.一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不带电D.—个小球带电,两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