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浮力》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第1课时 物体的浮沉条件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学案VIP免费

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浮力》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第1课时 物体的浮沉条件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学案_第1页
1/4
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浮力》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第1课时 物体的浮沉条件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学案_第2页
2/4
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浮力》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第1课时 物体的浮沉条件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学案_第3页
3/4
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1课时物体的浮沉条件【学习目标】1.知道物体的浮沉现象,能从受力分析的角度判断物体的浮沉状况。2.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能运用它解释浮沉现象。【学习重点】上浮、下沉、漂浮、悬浮的分析与判断。【学习难点】物体处在上浮、漂浮、悬浮、下沉的不同状态下,浮力、重力、密度的比较。————————行为提示:1.用双色笔将学习目标中行为动词标出来。2.解读学习目标,引入新课。归纳总结:漂浮与悬浮的比较悬浮漂浮相同点状态平衡状态受力关系所受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不同点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关系可以静止在液体内部任何一个位置静止在液体表面物体实心时,ρ物和ρ液的关系ρ物=ρ液ρ物<ρ液物体体积V物与排开液体体积V排的关系V排=V物V排<V物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死海”。远远望去,死海的波涛此起彼伏,无边无际,但是,谁能想到,如此浩荡的海水中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然而,令人惊叹的是,人们在这无鱼无草的海水里,竟能自由游弋;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真是“死海不死”。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自学互研生成能力自主阅读教材P5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如图所示,画出物体在图中几种状态下的受力情况。解:如图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情况决定于所受__浮力__和__重力__之间的关系。当F浮__>__G物时,物体上浮,直至漂浮;当F浮__=__G物时,物体悬浮;当F浮__<__G物时,物体下沉。3.物体上浮直至漂浮时有ρ物__<__ρ液;物体悬浮时有ρ物__=__ρ液;物体下沉时有ρ物__>__ρ液。4.小华用牙膏探究物体的沉与浮。如图所示,牙膏悬浮在水中,牙膏所受浮力__等于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重力。向水中加入食盐并使其溶解,牙膏将__上浮__(选填“上浮”或“下沉”)。如果不加食盐,将牙膏内部分空气排出,再次放入水中后,牙膏将__下沉__(选填“上浮”或“下沉”)。易错提示:不要误认为上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这是因为物体的浮沉决定于物体的重力与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各小组长将各知识板块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到小黑板上,寻求小组间合作探究,共同解决。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2.我还存在哪些疑惑?5.俗话说:“瓜浮李沉”,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可以漂浮,李子投入水中会下沉。漂浮的西瓜受到的浮力__大于__同质量李子受到的浮力,西瓜的密度__小于__李子的密度。(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6.“五一”小长假,小红一家去遂宁市大英县的“中国死海”游玩。他们进入死海后,可以浮在水中进行休闲娱乐(如图所示)。关于该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海水的密度小于人体的密度,人进入海里后,处于漂浮状态B.海水的密度等于人体的密度,人进入海里后,处于漂浮状态C.人进入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大于人体的重力,沉不下去D.人进入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等于人体的重力7.把重为10N的物体缓慢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当物体静止后,测得溢出的水重8N,则此时物体所处的状态及受到的浮力大小为(C)A.漂浮F浮=8NB.悬浮F浮=10NC.沉底F浮=8ND.沉底F浮=10N对学:对子之间相互检查独学完成情况,并用双色笔做好记录。群学: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疑问,并帮助解疑。针对展示的方案进行讨论交流。交流展示生成新知方案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0×10-3m3、重6N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400cm2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全部浸没时(g取10N/kg),求:(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剪断细线后,木块处于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多大;(3)木块在水面处于静止后,容器底部所受到水的压强减小了多少。解:(1)F浮=ρ液gV排=1.0×103kg/m3×10N/kg×1.0×10-3m3=10N;(2)木块静止后漂浮在水面,F浮=G=6N,V排===6×10-4m3,V露=V-V排=1.0×10-3m3-6×10-4m3=4×10-4m3;(3)h减===0.01m,p减=ρgh减=1.0×103kg/m3×10N/kg×0.01m=100Pa。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浮力》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第1课时 物体的浮沉条件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