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整理学案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质】质量总和。2、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变化】,不能解释物理变化。3、关键词理解(质量总和、参加、化学反应等)①参加:指真实参加了化学反应的物质质量。如果反应物的质量是10克,但反应物只有7g参加了反应,那么计入质量总和的质量应该是7g,不能是10g;因为有3克没有参与反应。【注意】质量守恒定律不能理解为: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各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错误)。因所给反应物不一定全部参加了反应,只有参加反应的部分质量才能计入质量总和中。②质量守恒: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守恒;不含【体积】等其他方面的守恒;③质量总和:应该包括所有参与了反应的物质质量和所有生成物质的质量,不管物质的状态。如:气体的质量也要计算在内。辨别“1克氢气和1克氧气反应一定生成2克水”这个说法对吗?为什么?。4、探究质量守恒的4个实验:(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探究质量守恒定律①主要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由蓝色变为浅绿色】。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转化成化学方程式:③结论:参加反应的铁钉质量+参加反应的硫酸铜质量=反应后生成的铜的质量+硫酸亚铁的质量。(注:未反应的铁钉和未参加反应的水不能计入质量总和。)【注意】硫酸铜的化学式【CuSO4】;硫酸亚铁的化学式【FeSO4】。含有铜离子的溶液呈【蓝色】;含有亚铁离子的溶液呈【浅绿色】,含有铁离子的溶液呈【黄色】。写出铜离子亚铁离子铁离子(3)94页实验5—1:盐酸与碳酸钠反应①实验现象:产生大量的【气泡】;且天平【不平衡】。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转化成化学方程式:。③熟记化学式:盐酸(主要成分)的化学式【HCl】;碳酸钠的化学式:【Na2CO3】。④解释天平不平衡的原因:【由于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了空气中,使生成物质量总和减少,所以不平衡】。(4)94页实验5—2:镁条燃烧实验①实验现象:产生【耀眼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且天平【不平衡】。②文字表达式:,转化成化学方程式。③解释天平不平衡的原因:【由于生成物氧化镁一部分以白烟形式逸散到了空气中,一部分附着在坩埚钳上,使生成物质量减少】。④拓展提问:若将损失的氧化镁找回,天平会平衡吗?不会——因反应前,未称量氧气的质量。生成物氧化物的质量一定大于镁条的质量。5、解释化学变化中,质量守恒的原因①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反应过程中,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的过程。②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因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数目】、【种类】、【质量】不变。(即“原子三不变”)③化学变化中的“六个一定不变”,“二个一定改变”,“二个可能改变”“六个一定不变”指:【原子数目】、【原子种类】、【原子质量】、【元素种类】、【元素质量】、【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二个一定改变”【物质种类】、【分子种类】一定改变;“二个可能改变”【分子数目】、【元素化合价】可能改变。二、化学方程式1、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2、读法:①读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②读出物质的质量比。(物质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③读出微粒间的数目比。(微粒个数比=系数之比)【练一练】以“2Mg+O2点燃2MgO”为例。3、化学方程式可提供的信息:——学生从一个化学方程式中能获知的信息①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各是什么;②各种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物质间的质量比)③参加反应的微粒间的数目关系。(即微粒个数比)④若方程式中有几种气体,还可以知道气体的体积比。(气体体积比=系数之比)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99---101)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①不能为了配平而更改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②配平时,系数不能为分数,如果是分数,要将分数变成整数。(方法:每个化学式前面×分母)。配平时,原子团尽量看成一个整体;③添上系数后,原子个数的算法:原子个数应该为系数×右下角的数字。④配平的方法: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