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定律学案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理解电阻定律和电阻率,能利用电阻定律进行有关的分析和计算2、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二、预习内容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它是由导体决定的,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有关;跟它的有关;跟它的有关。2.电阻定律: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与它的横截面积成;导体的电阻与有关。表达式R=,式中ρ是比例系数,它与导体的材料有关,是表征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3.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变化而,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而有些合金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常用来制作。三、提出疑惑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二、学习过程1.控制变量法:物理学中,如果想研究一个量与其他几个量的关系时,可以采用保持其他量不变,只让某一个量发生变化去研究量的变化规律。2.比较IUR与SLRIURSLRIUR是电阻的定义式,其电阻并不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只是可由该式计算电阻。SLR时电阻的决定式,其电阻的大小由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和长度共同决定。提供了一种测量R的方法:只要测出U、I就可求出R。提供了一种测导体ρ的方法:只要测出R、L和S就可以求出ρ。例1如图所示,厚薄均匀的矩形金属薄片边长ab=10cm,bc=5cm,当将A与B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时,电流为1A;若将C与D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则电流为()1A、4AB、2AC、21AD、41A解析:设将A与B连入电路时,电阻为R1,C与D连入电路时电阻为R2,金属片厚度为h,由电阻定律SLR得hbcabR1habbcR2所以R1∶R2=4∶1,故后者电流I2=4I1.答案选A例2某用电器离供电电源距离为L,线路上的电流为I,若要求线路上的电压降不超过U,已知输电线的电阻率为ρ,该输电线的横截面积最小值是()A、ρL/RB、2ρLI/UC、U/ρLID、2UL/Iρ例3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白炽灯L1和L2串联接在电压恒定的电路中.若L1的灯丝断了,经搭丝后与L2.串联,重新接在原电路中,则此时L1的亮度与灯丝未断时比较()A.不变B.变亮C.变暗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解析:设两灯电阻为R1和R2,外加电压为U,则灯L1消耗的电功率为21221221222112122112122RRRRURRRRRURRRURIP.灯L1断后重新搭接,R1变小,故上式中变量仅是R1.注意到221221RRRR为常量,故当1221RRR即21RR时,1221RRR最小,此时P1最小;2当R1变小,则1221RRR变大,结果P1变小,灯L1变暗.所以,正确的答案是C.三、反思总结四、当堂检测1.根据电阻定律,电阻率LRS对于温度一定的某种金属来说,它的电阻率()A.跟导线的电阻成正比B.跟导线的横截面积成正比C.跟导线的长度成反比D.由所用金属材料的本身特性决定2.电路中有一段金属丝长为L,电阻为R,要使电阻变为4R,下列可行的方法是()A.将金属丝拉长至2LB.将金属丝拉长至4LC.将金属丝对折后拧成一股D.将金属丝两端的电压提高到原来的4倍3.一段粗细均匀的镍铬合金丝,横截面的直径为d,电阻为R,如果把它拉成直径为4d的均匀细丝,电阻值将变为()A.16RB.16RC.256RD.64R4.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将a、c两端连在电路中,则当滑片OP向右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增大B.若将a、d两端连在电路中,则当滑片OP向右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减小C.若将b、c两端连在电路中,则当滑片OP向右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增大D.若将a、b两端连在电路中,则当滑片OP向右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不变5.有一只灯泡的灯丝断了,通过转动灯泡灯丝接通,再接入电源后,所发生的现象及其原因是()A.灯丝电阻变小,通过它的电流变大,根据P=I2R,电灯变亮B.灯丝电阻变大,通过它的电流变小,根据P=I2R,电灯变暗3C.灯丝电阻变小,它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RUP2,电灯变亮D.灯丝电阻变大,它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RUP2,电灯变暗6.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A和B,如果把导线A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导线B对折后拧成一股,然后分别加上相同的电压,则它们的电阻之比RA:RB为______,相同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之比qA:qB为______课后练习与提高学习1.关于材料的电阻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一根长导线截成等长的三段,...